第1页共15页鸽巢问题评课稿鸽巢问题评课稿了铺垫二、注重自主合作培养探究意识本节课中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意识,让学生在教与学中经历了命题、验证、推理的应用过程。1、采用列举法。把3支铅笔放到2个笔筒,怎样摆放?学生的摆放、说理、到老师的演示初步感知了鸽巢原理。此处设计教师注意了从最简单的数据开始摆放,有利于学生观察、理解,有利于调动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再到4支铅笔放到3个笔筒里的操作,熟练列举,恰到好处的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发现并描述,理解了最简单的鸽巢原理。2、建立数学模型。让学生理解鸽巢原理的一般化模型。学生6只鸽子飞进5个鸽笼、8个苹果放到7个鸽巢等推理验证。教师关注了“鸽巢原理”的最基本原理,物体个数必须要多于鸽巢个数,化繁为简,此处确实有必要提领出来进行教学。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只要放的铅笔数盒数多1,总有一个盒里至少放进2支。通过教师组织开展的扎实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生学的有兴趣,发展了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3、采用比较教学。通过例1例2的比较,实质就是物体比鸽巢多1和物体比鸽巢多几倍或更多的比较。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抓住了假设法最核心的思路就是用“有余数除法”形式表示出来,使学生学生借助直观,很好的理解了例第2页共15页如果把书尽量多地“平均分”给各个鸽巢里,看每个鸽巢里能分到多少本书,余下的书不管放到哪个鸽巢里,总有一个鸽巢里比平均分得的书的本数多1本。特别是对“某个鸽巢至少有书的本数”是除法算式中的商加“1”,而不是商加“余数”,教师适时挑出针对性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了“鸽巢原理”。4、注重深化知识。课前的游戏简短有效,在结束新课前,用“鸽巢原理”来解释,课前抢凳子,扑克魔术。有一种前后呼应的的整体性。学了“鸽巢原理”有什么用?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抽扑克牌游戏、班级有多少个同年同月生的人数等等,一组简单、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有效的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延伸到课外,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的理念。三、注重说理训练培养逻辑思维新的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与根据,有条理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并能用精确的语言表示自己的思考和推理的过程”的问题。本节课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提供的数据比较小,为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发现“鸽巢原理”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特别是通过学生归纳总结的规律:到底是“商+余数”还是“商+1”,引发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并通过讨论和说理活动,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初步的“数学证明”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初步的逻辑能力。四、注重电教应用感受数学魅力整节课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增添了色彩,形象、直观、动感的课件制作,彰显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五、值得商榷的地方1、实验操作举例应体现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不要局限于余数是1,第3页共15页这样学生容易误解是余数加1。2、注重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即为什么均分是至少,这里实际是渗透“反证法”,不容易理解,只有多次尝试,才能体会找到至少是几。3、由于鸽巢原理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老师担心学生学不懂,说的较多,放得不够。以上是我对鸽巢原理教学的一点看法,如有不对之处,敬请各位老师多加指正。点评:。闻娟:练习形式多样训练密度大。陈永华:注重展示学生思维过程,解题思路。许芳莉:注重实验探究、启发点拨到位。王强:学生积极参与,展示。黄丽:注意前后知识衔接、过度更自然些。陈刚:教学时间安排的不够合理,有前紧后松的现象。201X.4!■篇三:鸽巢问题说课稿第4页共15页《鸽巢问题》说课稿市十小教师:朱丽娜一.说教材1、说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第一课时,教材68-69页的例1和例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数学问题中,有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如任意367名学生中,一定存在两名学生,他们在同一天过生日。在这类问题中,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实际上,通过“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