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研究的背景现金流量表的运用最早在19世纪中期出现,是由资金流量表逐步演变而成。1977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式把该表列为《财务状况变动表》,1989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布了《现金流量表》取代1977年公布的《财务状况变动表》。1992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其做了修订,并于1994年1月1日生效。因此,现金流量表在国际上开始流传。由于对现金流量表的不重视,中国出现了很多经营不善而导致破产的,所以我国在1997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并规定所有企业都必须编制现金流量表,而且所有企业从1998年1月1日起,需要向外提供现金流量表。因此,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也成了热门话题。(2)研究的意义在当今社会,各种形式的企业比比皆是,在市场法则的作用下,每天都有大量企业诞生创立,但也有数不清的公司破产清算。企业经营不善甚至破产,现金流枯竭一定会出现,虽然会计报表上还有利润,还有净资产,但那只是财务报表上的一个数字,因为我国目前采用权责发生制,即使利润非常可观,由于不良资产占用过大,周转减慢,财务状况恶化,如长期没有现金流入,就会难以为继。现金流量表作为财务报表,反映的是在某个会计期间内企业内部现金流进和流出的状况,更能准确的核算企业的真实利润。一般来讲企业维持基本的运营需要资金,对外投资、日常的管理费用、职工薪酬等等也要出现现金问题。通过现金流量表可得企业未来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支付股利等,方便企业做出有效决策。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现金流是影响企业命脉的决定性因素,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加强现金流量的财务管理尤为重要。1.2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英国利兹大学管理学院教授StrongandMeyer(2012)发现了剩余现金流与随意投资呈正相关,通过股票市场证明经理投资了NPV为负的项目,从而证明了自由现金流所产生的过度投资的代理成本问题,进一步对自由现金流进行结构分析,把现金流分为预期部分和非预期部分;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DevereuxandSchiantarelli(2013)研究发现,企业规模越大,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敏感性越强,这说明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与企业规模呈显著正相关;新加坡PSB学院金融学教授Kusnadi(2013)研究了董事会规模,非管理层的批量持股权与现金持有水平的关系。得出规模比较大的董事会和低水平的非管理层的批量持股通常会降低公司治理效率,股东没有权利迫使管理层将额外的现金分配给他们,从而导致管理层持有更多现金;英国卡迪夫都会大学经济学教授Pawlina&Rennebong(2015)通过对英国上市公司研究了投资--现金流的敏感性问题并证实投资与现金流的强敏感性。敏感性来源于自由现金流的代理成本,与内部所有权存在非单调的相关关系。通过外部股东的有效监督能降低此敏感度;美国理海大学金融学院教授Haushaltera(2012)研究发现,作为竞争对手的公司间的投资机会相互依赖程度和持有现金规模与现金衍生物的使用呈现正相关,公司投资机会的使用是融资、投资、和产品市场环境共同作用下的结果。(2)国内研究现状吉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郭水河、刘惠丽(2012)分析了现金流管理的意义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企业如何做好现金流管理的决策和建议,期望能对企业的现金流起到一定的作用;湖南省金融学会专家委员会会员杜汝芳(2012)在《金融经济》中指出现金的是否短缺,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应当正确认识现金与利润之间的关系;南开大学金融发展院研究员李春霞等(2014)采用广义矩形估计等方法,研究融资约束公司的正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由信息不对称所致,非融资约束的负现金由收入的不确定性造成。东北财经大学教授刘淑莲(2014)发现企业在不同融资约束下,现金流波动性对并购行为中对价方式的选择;安徽财经大学院商学院讲师汪健博士(2013)研究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对投资--现金流的敏感程度,在新会计准则前后有什么变化。2企业现金流量表及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2.1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内容、作用(1)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它是一份时期报表,可分为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等。其所反应的是现金及其现金等价物的流入与流出,它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