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下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德育教育模式河北金融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JYX202020。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最新办学模式为我国引进了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缩小我国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同时也为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诸多挑战。因此传统德育教育方式和职业素质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现有教育教学的需求,本文以河北金融学院为例,探索分析了如何在合作办学模式下建立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新的德育教育模式。Abstract:ThefastdevelopmentofCooperativeEducationinChinanarrowstheeducationgapwithdevelopedcountries.Butitalsobringschallengesandproblemstotheoriginalpersonneltrainingprogram,whichcouldnotsatisfytherequirementofCooperativeEducation.WithHebeiFinanceUniversityasanexample,thisthesisexploresanewmoraleducationmodewhichfocusesonprofessionaleducation.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德育教育;职业素质教育Keywords:CooperativeEducation,MoralEducation,ProfessionalEducation[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0)-13--02一、合作办学模式下德育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由于中外合作办学有其特殊性、中国的高等教育和西方先进国家的高等教育在办学体制、教育理念、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结合河北金融学院具体情况,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1、职业素质培养的独特性中外合作办学属于一种开放性办学方式、其教育课程体系由中外办学双方联合制定。在制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定具体课程体系中,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的学业基础又要满足今后的职业发展需求。在设置具体职业素质培养目标时,既要满足教学大纲中对于学生创业与创业素质培养的要求,同事也要兼顾合作办学的特点,引入国外先进的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创业人才。然而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外语学习和考试压力,在课程设置上往往忽视了专业学习,对于职业素质的培养更是乏有问津。这就需要在加大专业理论学习的同时,重视对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2、德育素质培养的独特性由于中外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风格的差异性,学生往往接受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以河北金融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为例,平均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中外文化交流活动3-4次。这些活动在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的同时,也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的巨大的冲击。这就要求老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正视这些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差异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传统单纯以思政课为主要方式的德育教育无法满足这一要求,需要针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制定出独特的德育素质培养模式。二、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特点。目前高校的在校生大多在90年代后出生,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往往很早就开始接触国内外双重文化,这些都造成了合作办学学生的独特性。河北金融学院国际教育学院11级和12级设有3个专科出国预科班,共计学生142名,其中男生68名,女生74名。通过对他们的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总结出如下特点:1、文化基础参差不齐一般来说,中外合作办学录取分数线低于同一层次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一些学生长期缺乏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习惯,进入合作办学的高校后,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我管理能力较差。2、角色认同感强,责任意识多元化、微观化。从调查结果来看,合作办学学生具有很强的社会角色认同感。在对于成为大学生的理解中,选择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的最多,占60.2%。而在大学生社会责任角色任职方面,凸显出个性化、多元化、微观化的倾向。值得注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意的是,仅有7.5%的学生“选择身系国计民生,心系学术发展”,这说明学生的角色定位过于微观,缺乏为祖国建设、社会发展承担责任的远大理想。3、责任承担方式理性务实,倾向微观合作办学学生对于社会责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