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探析摘要:针对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教育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建议优化研究生生源,完善导师制度、强化培养管理并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物质保证,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乐的建立提供有效途径。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质量保障途径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1(c)-0243-01质量对于研究生教育而言具有生命线的意义,而研究生教育质量又成为推动各类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保障并提高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成为高校对国家、社会和青年学生应尽的责任。随着全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逐渐扩大,我校自2020年经批准设立环境工程二级硕士点,2020年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于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自承办研究生教育以来我们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但面对新的挑战肩上的任务更加沉重。本文就如何构建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从切实可行的几个方面加以阐述。1当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我校属于地方省属重点高校,又是以“财经类”高校而闻名,对于工科的研究生招生相对很是被动,成为制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一志愿报考以本校和市内考生为主,报考人数少,学生素质偏低,造成第一志愿考生上线率偏低,对后续招生产生更大压力。纵观往届招生情况,以调剂生为主,而且大都来自其他地方高校,有一部分生源则是各类专科和自考在职生。因此,相对于其他高校我校研究生生源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在导师指导环节,大多数学生倾向于选择资格老、担任有一定行政职务的导师,他们本身就负有繁重的本科教学和管理职责,难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指导研究生,尤其是身处实验一线指导研究生进行实验操作的时间更少。其次,对研究生的要求偏低。按照现在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硕士研究生答辩前,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只要能在公开出版物上至少发表(含录用通知)与研究课题相关的1篇研究性论文(硕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就可顺利毕业。要求偏低,学生易懈怠,进而失去创新能力,不但制约了他们自身能力的开发,也影响了学校培养研究生的整体质量。最后,“低投入”是制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经济因素。随着近几年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经费、科研经费的投入以及实验室建设并没有相应跟上;同时,这两年物价上涨过快,研究生的生活补助并不见涨,很多学生在外兼职打工赚钱为生计而犯愁,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研究中去。因此,必须在招生规模与经济投入间寻求一个平衡点。2提高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建议2.1加强招生宣传,保证研究生的数量及质量受客观因素影响,研究生生源成为影响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点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我们应积极扩大影响,增加研究生招生的辐射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积极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通讯设施,与外省市兄弟学校互通有无,加强联系与沟通建立对接渠道,扩大我校研究生的来源地,同时扩大我校的影响力及吸引力。二是通过各种渠道促使更多的考生报考我校。为了获得更多的优秀生源,注重发动老校友、同学、教师,以及导师的各种关系,推荐合格的学生报考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三是注重宣传优质毕业生的去向及发展情况,建立联系网群。往届大部分毕业生进入各级环保局、环科院、监测站、环保公司,及考上公务员,这对吸引考生并鼓励在校生意义重大。2.2加强年轻导师队伍建设。实行“双导师”制对硕士研究生的指导,理工科与文科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别,对于后者可能需要资深的,社会阅历和经验丰富的导师去指导研究生,理工科的导师除具备这些素质外,尤其对于环境科学与工程这类实验研究性质的硕士点,还要求导师亲自去指导研究生的实验操作,仪器使用,样品检测等。目前的现状是大多资深导师都是“双肩挑”人员,除了担任学校的行政职务外,还在业内身兼数职。而一些年轻导师(博士)参加工作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