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学科教学融汇德育教育的策略【摘要】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教育中,音乐教师不仅要对声乐的发声技巧传授到位,还要注意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文章对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融汇德育教育的意义与作用、存在问题以及解决策略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德育教育策略一、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融汇德育教育的意义与作用(一)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融汇德育教育的意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女生为主,年龄在15周岁到16周岁之间,她们绝大部分文化成绩较差,在中学时代她们大部分是被老师遗忘的孩子,所以她们对文化的学习并不热衷,缺乏自信。反之,在音乐课堂上学生们上课热情高,学习的兴趣浓。所以我们作为音乐教师应该从音乐课堂上入手,不能仅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去组织教学,更应该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特点,让我们的学生在积极、向上、自由和愉快的音乐实践中,自由感受音乐,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想办法引导我们的学生渐入学习佳境,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充分表现自我,让学生找回学习的自信。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转换角色,要以“主持人”或“导演”的角色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结成“合作伙伴”,和学生一起活动,努力将自己融入课堂中去。由于中职学前专业学生的专业特性,需要对其教育内容进行多元化教学,并且在教学方式上注重改进。中职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要去幼儿园进行实习,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需要引导其形成正确的德育观念。音乐教学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在提高学生艺术技巧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正如某位著名的音乐大师曾经这样说:“学艺先做人,德厚艺自高。”品德的培养与艺术有着直观的联系,为了让品德和知识相融合,就要结合德育教育进行音乐教学。面对教育过程中的难题,要想办法去解决,将问题简单化、直观化,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幼儿的思想启蒙从幼儿园开始培养,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影响深远,中职学前教育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注意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德育观念,使幼儿的德育观从小受到正确的引导和影响。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德育培养,使其在走向工作岗位时也可以对幼儿德育观的形成产生积极的促进效果。(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融汇德育教育的作用音乐是一门艺术,通过音乐教学不但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艺术水平,还可以提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学生通过音乐课不断感受歌曲中情绪的渲染,在融入曲子氛围的同时可以达到和歌唱者共鸣的效果。在学习到经历比较曲折离奇的音乐家所创造的曲子时,更可以体会到他们独特的人生观,震撼心灵。音乐的发展能起到传播和感染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将德育和音乐结合在一起,就要从音乐课堂教育做起,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氛围,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德育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受教效果,它既能提升人的情操,也能促进城市文明建设。音乐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细胞与灵感,使学生对事物形成独特见解。在音乐方面,音乐的发展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音乐是一种资源,包括静态资源和动态资源,静态资源主要是音乐在静止当中给人们带来的安静感觉,音乐的创作思路必须要伴随正确的人生观,采用多种途径以丰富人的动态资源。课堂上的德育教育会帮助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职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促进其未来发展。音乐课堂上的德育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方法,德育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必须要重视的教育,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部分,只有将德育与专业学科融合在一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中德育存在的问题(一)音乐课堂纪律性较差在现阶段的中职学前教育中,尽管学校和教师对学前教育必修科目中的音樂课加以重点关注,但是中职生没有对音乐课形成一个明确的认知。他们认为音乐非常容易学会,所以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