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徐志摩诗歌的价值取向论徐志摩诗歌的价值取向目录结构提纲…………………………………………………………………2摘要…………………………………………………………………3关键词…………………………………………………………………3绪论…………………………………………………………………3一、艺术技巧,创设意境,善于比喻……………………………………3(一)、徐志摩诗歌的意象结构美………………………………………3(二)、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结构美………………………………………4(三)、徐志摩诗歌的理想追求美………………………………………4二、徐志摩诗歌中爱情追求……………………………………………5(一)、徐志摩诗歌中的爱情观…………………………………………5(二)、生活里的徐志摩的爱情情缘……………………………………5三、徐志摩诗歌中的自由信仰…………………………………………6(一)、徐志摩与西方思想的结缘………………………………………6(二)、徐志摩的独立洒脱与个性的张扬………………………………6四、参考文献:…………………………………………………………7论徐志摩诗歌的价值取向【摘要】徐志摩的诗歌价值观,正如胡适曾说过:徐志摩一生的历史,是追求爱、自由、美所构成的“单纯信仰”的历史。徐志摩诗歌主要表现的就是自己对爱情、自由、美的理解,向往与赞美不断追求他完美的理想。在其诗歌中,爱情、自由与美往往又是同义的,对爱的歌咏就是对自由、美的向往与赞美。爱与自由相互渗透、生成,成为诗歌内在的情感、思想结构,诗化的表现了诗人的“单纯信仰”,构成了徐志摩诗歌的主要魅力所在。对爱、美、性灵自由的追寻,和理想的不断探索着。他深信理想的人生必须有爱,必须有自由,必须有美;他深信这种三位一体的人生是可以追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求的,至少是可以用纯洁的心血培养出来的。至此,我们就可以读懂了徐志摩读懂了诗人其一生的价值取向。【关键词】价值取向;徐志摩;追求;美绪论:徐志摩,浙江海宁人,原名徐章垿,出生于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富商家庭,1915年入大学预科,1918年赴美留学,攻读银行学和社会学。1920年到剑桥大学学习,兴趣转向文学,受英美诗歌影响开始诗歌创作。并产生了新的思想观。1921年回国后,参加新月社,并在北京、上海等地高校任教。徐志摩的诗歌共有四本,即《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1931年因飞机出事身亡。一,注重艺术技巧,创设意境,善于比喻。(一)、徐志摩诗歌的意象结构美。1、意境优美,回味无穷。徐志摩创作诗歌就十分注重意境的,《志摩的诗》中大部诗作形成了他独辟的艺术境界。如“雪花的快乐”诗人把对理想的追求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从而化实景为虚境,创出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读这首诗很易另人想到矛盾的一句话:“不是徐志摩做不出这首诗。矛盾(《徐志摩论》)矛盾在三十年代即说:“我觉得新诗人中间的徐志摩最可以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最足供我们研究。”其中我觉得《雪花的快乐》无疑是一首纯诗,至少认为它就是利用内心的一种纯洁心灵借雪花抒发出来,甚至可以说是借着笔迹挥发出灵魂的寄托。在这里,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在半空里潇洒”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而这也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他要为这雪花的美而飘飘然。值得回味的是他在创造意境时毫不感伤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分享着选择的自由与热爱的快乐。“飞扬,飞扬,飞扬,”这样美的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象。对于诗人徐志摩而言,或许隐含着很深的个人对象因素,但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身处其中而加入新世纪曙光找寻,自然是诗人选择“她”而不是“他”的内驱力。其实,在美的追求上,徐志摩学习了闻一多的“美的观念,这正好在徐以后的诗歌创作中形成一条新的诗风。中西诗体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