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稳步推动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机制摘要:为提升城市综合形象,缩短城乡间的环卫差距,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组织专题调研,本文就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心城区向城郊(乡镇)拓展,中心城镇向农村延伸”的思路,围绕整洁、卫生、有序转变缩短城乡差距的目标,探索市容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的新途径,逐步将有条件的城镇和农村引入城市化环卫管理体制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环境卫生中图分类号:C9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20)01-0080-01近年来,嘉兴市环境卫生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但部分镇、村环境卫生相对较差,一直以来是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也是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的突出难点问题,影响着城市形象的提升和人民群众的人居环境。根据市委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部署,按照“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我们通过收集资料、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考察等形式,对我市乡镇和涉农街道办事处环境卫生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逐步将有条件的城镇和农村引入城市化环卫管理体制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最终形成以中心城市带动乡镇,以中心城镇带动农村,以农村辐射全市的城乡一体化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改变镇、村环境卫生面貌,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一、嘉兴市城乡环境卫生现状(一)城乡区划人口基本情况嘉兴市辖南湖区、秀洲区2个区,海宁市、桐乡市、平湖市和嘉善县、海盐县。各县(市、区)共辖21个街道、53个镇、936村民委员会。全市暂住人口(未包括农村人口)为180.48万人。(二)城乡环境卫生设施嘉兴市本级现有垃圾中转站23座,垃圾应急填埋场1座,垃圾焚烧厂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座。目前城市生活垃圾从收运已实现了统一集中处理系统;共有公共厕所169座,单位对外开放公厕69座,全部免费开放。近年来各级政府在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缺乏长远的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金投入量不足,生活垃圾随处乱倒、乱扔,垃圾收集、处理处于不能及时清运,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现象严重。(三)城郊镇环境卫生规划管理嘉兴市部分农村村级建设虽然有计划,但未能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造成改水、改厕、沼污、筑路等基本设施建设任务面广量大而繁重,有限的建设资金很难充分发挥效能。村级缺乏财力对环境卫生管理的支撑,管理水平不适应整个城乡一体化发展。且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现有的环卫设施标准不高行等。二、影响和制约城乡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成因分析(一)市区城市环卫现状分析1.事权下放后,管理体制不顺。05年环卫事权下放,只下放了任务,人员不变,环卫经费不完全到位,建立了考核机制,没有考核经费,造成市、区经常为落实任务而扯皮,遇到问题相互推诿,造成精力分散,影响任务完成时效。2.市环卫处改制后,职能作用有所弱化。市环卫处由事业编制改为国有企业后,企业由原来的靠财政吃饭到现在的靠市场吃饭,环卫工作作为政府公用行业的职能有所弱化。企业要生存,必需学会走市场道路,政府的指令性任务变成了市场化操作,造成环卫队伍不安心、不稳定,严重影响了专业队伍建设的积极性。(二)镇、村区域环卫现状分析1.环卫意识淡薄,导致环境脏乱差。由于镇、村远离市区,较多群众对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建设和管理城市环境整体观念认识上还存在误区,把环境管理看成可有可无或毫不关已的事情,不主动积极配合参与进行相关管理,或是认为反正基础设施比较差,再怎么管理也赶不上市区水平,且后一种思想甚至突出存在于部分镇、村干部头脑中。2.环境管理观念滞后,影响镇级环卫发展。近年来,各镇对城镇化建设、发展有了新的提高和变化,表现在部分镇领导把精力、人力、物力更多地投向“招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商引资,全民创业”上,而对环卫事业的发展不够重视。环卫硬件投入少、环卫工人工资福利投入明显不足,对环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