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根据前文论述以及文献综述,不论是内部控制,还是研发投入水平,都对公司业绩、公司价值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创新、研发投入本是一件风险较高的事情,对于不同程度内部控制水平的公司,其研发投入水平、研发投入水平对于公司业绩、公司价值的影响,是否受内部控制水平的影响?本文将会从研发投入水平和内部控制水平两个方面对公司价值进行探讨。本研究有以下假设:H1:研发投入水平与内部控制水平存在负相关性。本文研究的第一个问题为,内部控制水平高的公司,其研发投入水平是否显著地高或低?本文认为研发投入水平与一家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有关。研发投入本身是一件风险程度较高的事情。一件足以成为一家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一项研究,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并非所有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都能获得其投入的成果,最终可能以研究失败结尾。在财务上,公司将投入于研究和开发无形资产产生的支出,记为研发支出。而研发支出根据能否资本化或费用化,分为资本化支出或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未来可能可以转化为无形资产,最终成为公司资产的一部分;也有可能研发失败,项目夭折,最终资本化的支出也成为了公司的一项费用。但如果研发支出只能作费用处理,当年公司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费用,这对于公司的利润是存在负面影响的。总之,研发投入对于公司而言是一件具有风险的事情,研发过程若能成功,则有机会成为公司的独特竞争力,为公司未来的营收带来正的效益。但是一旦研发失败,则不止费用化支出影响公司业绩,原本预期资本化支出转化为无形资产的部分也付诸东流。所以研发支出是一件集合了极端收益与极端风险的事情。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公司发展的需要,公司需要每年在研发上面进行投入,尤其是制造业。本文对于研发投入水平上,使用的指标是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即不单纯地考虑研发支出的绝对金额,而是考虑每一笔营业收入,公司将会拿多少钱出来进行研发投入。那么对于研发投入这件存在较大风险的支出,具有不同内部控制程度的公司是否有不同的态度?内部控制程度较高,意味着对风险事件的容忍度较低,但同时,也说明公司对风险事件的管控、对风险产生后的弥补措施有较好的表现。那么对于研发支出这一件风险较高的事情,内部控制程度较高的公司,也许在投入比例的方面有所考虑。然而,如果公司的内部控制程度较高,意味着其更有能力应对在研发支出落空的情况。针对于一些大公司,一般认为其内部控制水平较高,但是其在研发支出上也不会是低水平的。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对于研发投入水平的变量选取为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文认为,研发支出的水平增长速度,没有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得快,所以本文认为,随着公司的发展,公司的研发投入水平将会下降。而结合本文的第二个假设,我们认为,内部控制水平高的公司,其公司业绩较好,则公司的营收以及公司规模有所成长,但是因为研发支出的增长不及相关方面的增长,最后造成公司的研发投入水平下降。于是本文认为,研发投入水平与内部控制水平存在负相关性。H2:研发投入水平、内部控制水平对公司业绩均有正相关关系。本文的第二个假设,与前人所做的研究相同,均认为公司的研发投入水平、内部控制水平对公司价值均有正相关关系。研发投入水平较高的公司,在相同情况下,更有可能获得其无形资产,比如专利等,进而获得新产品、商标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更有利于其在同行业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最终转化为公司业绩。内部控制水平高,意味着公司整体内部环境更加科学、风险评估更加及时与准确、风险控制更加有效、信息和沟通更加完善、内部监督更加具有效力。同时,在战略、经验、报告、合规、保值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以上,都有利于公司在各方面工作的进行,最终对于公司业绩有正面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研发投入水平、内部控制水平对公司业绩均有正相关关系。H3:公司业绩是有效的中介变量。在前文的文献综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研究研发投入水平、内部控制水平对公司的作用方面,有以公司业绩作为因变量的,也有以公司价值作为因变量的。本文将会对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