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的饲养管理与安全生产第一节动物饲养管理基础知识一、安全生产与安全操作安全生产就是为了饲养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制定的安全制度。安全操作是为了提高科学饲养管理水平,使饲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而对饲养管理工作的程序做的一些具体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饲养工作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安全操作规程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安全生产与安全操作是统一不可分的。只有作到安全生产,才能保证饲养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安全生产与安全操作规程是几十年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换来的,甚至可以说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安全操作,在实际饲养管理工作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与安全操作规程,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它,更好地为饲养管理工作服务。饲养的野生动物,由于产地、种类、凶猛程度、生活习性等的不同,所需要的设备条件也不一样。因此各种动物的安全生产规定和安全操作规定也不一样,现将总的要求归纳如下:1.主管饲养员每天上班后,首先检查兽舍门锁、设备是否有损坏,兽舍及运动场内有无异物,室内温度是否合乎要求,动物的精神、大小便、饮食、睡眠等是否正常,同时清点动物的头数,确保动物、游客、饲养员的安全。如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向有关领导汇报,问题解决后再操作。2.大型动物、凶猛动物以及一些不应接近的中小型动物,串笼后方可进行清扫冲刷。狮、虎、象、犀牛等大型凶猛动物串笼时要坚持二人操作。串笼后确定无误方可进入兽舍或运动场操作。有的动物平时可以接近,但在发情季节要特别注意。3.在串动物前,首先要检查准备串往的兽舍或运动场,以及产箱是否有异物,是否有动物,确定无疑方可进行操作。对于小型鸟、兽可以直接进舍清扫,但要随手关门、上栓,以防逃笼、合笼事故的发生。4.每操作完毕一间立即锁门,全部操作完毕做一次全面的检查。5.进兽舍或运动场的操作过程中兽舍钥匙由主管饲养员随身携带,不准交给实习生或外地学习人员.操作完毕妥善保管。6.徒工在主管饲养员的指导下进行操作。7.饲养员给动物喂食、饮水时精神集中,细心观察动物的表情和行为,以防抓伤咬伤。进入食草动物的兽舍或运动场时随时注意动物用角顶或用蹄踢等。8.狮、虎、豹、熊的幼仔.在三月龄内,饲养员可接触饲喂,三月龄以上的幼兽按成年兽进行管理操作;大熊猫一岁以上不得直接接近,十岁以上的公象要串笼操作。动物的驯化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接触动物。9.各种动物的输出输入、调整兽舍、进行串笼或捕捉保定,有关人员应制定具体方案,经主管领导同意后方可进行。大中型动物的串笼、保定.事先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并有专人指挥,确保人、兽安全。10.每天操作完毕后,各饲养点有人值班看守,劝阻游客投喂、投打、恫吓动物,禁止进入参观栏杆内,确保饲养员、游人和动物的安全。11.严格执行值班看守制度,注意观察动物的情况,记录动物日志,坚持交接班制度。12.清洁用具及各种工具放到指定地点,以防动物损坏、误食或其他事故的发生。要准备好应付突发事件的工具,必须放在指定地点。13.喂饲料时和清扫时,细心检查饲料和地面是否有异物,以防动物误食。14.未经允许非饲养人员不准进入兽舍或运动场。野生动物可能对饲养人员造成伤害及途径(一)鸟类1走禽:在繁殖期好斗、攻击人,尤其是食火鸡,常用爪、胸来蹬、撞饲养人员。2游禽:在捕捉时要防止被咬伤或被翅膀打伤。3涉禽:多数嘴长且锋利、腿长,常啄人或蹬人。4猛禽:较凶而灵活。嘴、爪都能伤人,尤其是小型种类。5雉鸡类:捕捉时要防止雄鸡距刺伤或刮伤。也有用嘴啄伤饲养人员。6攀禽:常用嘴、爪伤人。(二)食草动物部分食草动物的攻击方法:1.奇蹄目:马属动物和貘会攻击捕捉保定人员,特别是马属动物会踢人,操作中捕捉保定人员切忌站在马属动物身体的后面。2.偶蹄目:(1)猪科:用嘴咬,尤其是雄性的獠牙,都会给捕捉保定人员造成严重的损伤。(2)河马科:在幼年时饲养员可以接触,一旦体型稍大即会冲击和猛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