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视域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危机【摘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其蕴含的思想道德愈加深厚,实践价值也愈加凸显。本文深入剖析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思想精髓,探讨了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危机。【关键词】传统道德文化;大学生;道德教育在全国经济发展良好势态下,个别人的思想道德却出现滑坡,诸如小悦悦事件、路边老人摔倒无人扶事件等。面对如此令人叹息的社会现象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此类事件屡屡发生?当然,这类事件是在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造成的,但追根溯源,这类事件揭示了现今道德教育的危机。在不良社会风气还未盛行之时,我们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将不良风气扼杀在摇篮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华。高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摇篮,高校的道德教育实施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职业生涯,甚至影响学生们的未来发展。作为高校,我们必须以传统道德文化为教育基础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让大学生在正确道德文化的指引下树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规范自身行为。一、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思想精髓1、重义轻利的德育理念我国古代先哲对义与利的关系格外重视,孔子曾以义利两者来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以的标尺。孔子对追求利是予以肯定的,每个人都有追求利益的欲望与权利,而这种对利益的追求一定要以义为基础,若在义的范围之内则为君子,若超出义则为小人。《礼记·大学》中指出“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善,财善则民聚。”在义与利的抉择中,古人主张舍利取义,通过自身道德修养来约束自身行为,在一定思想道德原则下对物质利益进行适当划分,这种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培养有积极作用。2、贴近生活的德育内容孔子认为,个人的思想道德一定会对其言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行产生影响,若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不受个人思想道德的控制,那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可耻的人。道德教育内容是学校德育的重中之重,在教育中,學校应尽量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为教材,学生对所学内容有真切的体验,其才能体会到教育中的道德思想,进而真正接受道德思想,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意识。我国传统道德教育高度重视认知与实践的结合,传统德育认为,认识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认知的动力,因而,在当代教育中,学校德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道德认知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在进行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后,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强化学生对思想道德认知,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3、形式多样的德育方法道德教育需要道德方法,古代大儒提出了形式多样的德育方法,时至今日对当代道德教育工作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古代先哲的教育方法颇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一是,启发诱导法。其中典型的是“循循善诱”,不简单机械的告知学生应该怎样做,而是以学生为出发点,针对其行为进行一层层诱说,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身行为。在启发诱导下,大学生对道德逐渐有一定的认知,并将这种道德认知付诸于实践活动,进而形成一种道德习惯。二是,因材施教法。社会个体都是独立的,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不同的个体所需要的德育方法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需要较为严格的道德教育,有的学生则需要宽容的道德教育,虽然德育方法大不相同,但针对不同的学生德育要求和德育目的却是相同的。三是,礼乐结合法。儒家主张音乐与德育相结合,通过音乐的美育功能,提升道德教育的质量。礼乐结合法对现代道德教育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学校可以将音乐带入德育课堂,让学生在音乐的陶冶下提升对道德认知的认识,构建自身道德思想。四是,以身作则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镜子,要想使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情操,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必须达到一定境界,以此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获得学生的尊敬。二、当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危机1、错误的道德价值观首先,社会文化价值观对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当今社会,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