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资源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摘要]在大学生中开展红色旅游,具有深刻的政治、文化、经济意义。红色旅游资源具有政治性、时代性、学习性、趣味性、实践性等特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较大影响。红色旅游资源开拓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内涵。[关键词]红色旅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旅游资源是革命文化资源中最鲜活的资源之一。2020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2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20—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两个文件是指导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意见》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了全面部署,《纲要》则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拓了一个新的载体。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的发展,红色旅游资源逐渐成为部分高校尝试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一、红色旅游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所谓红色旅游,主要指以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1]红色旅游是一项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多重意义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在大学生中开展红色旅游,具有传承革命精神、净化思想灵魂的政治意义。目前的大学生,大多属于“80后”、“90后”,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接受的革命传统教育较少,而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日益尖锐复杂,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开展大学生红色旅游,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学生,有助于他们感受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有助于他们理解在中国革命伟大征途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红岩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给他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使他们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2、在大学生中开展红色旅游,具有弘扬民族文化、铸就创新精神的文化意义。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一个不断积淀、不断创新、不断丰富的过程。除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外,在中国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的革命优良传统文化,即红色文化是革命年代创造的一笔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红色旅游中,“红色”与“绿色”、“古色”文化相互交织,构成了独特的、雄厚的文化资源基础,民族文化在此融会凝练。大学生通过红色旅游,了解革命历史知识,接触健康有益的民族文化,挖掘革命文化内涵,并赋以新的时代特色,培育新的时代精神,推动思想道德的升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效途径。3、在大学生中开展红色旅游,还具有开发贫瘠红土、致富老区人民的经济意义。红色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我国中西部的革命老区,革命老区大多地处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投身中西部建设,帮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是当前大学生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在大学生中开展红色旅游,不仅使来自革命老区的大学生,而且使来自其它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红色旅游既是政治创新、文化创新,也是经济创新。发展红色旅游,是带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有效举措,必将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有利于改善革命老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也必将推动大学生树立刻苦学习,发奋图强,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