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年级下册《心中那盏灯》说课稿3篇三年级下册《心中那盏灯》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针对当今一部分孩子面对父母关爱无动于衷的现状,希望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教育。力求通过本课润泽学生的情感世界,感受亲情的温暖,唤醒感恩意识,体会到自己的家庭充满爱心,充满了温馨和欢乐。《心中那盏灯》这一单元内容主要体现爱的主题即:师生之爱、父子亲情、陌生人的真诚、两岸同胞的骨肉情《心中那盏灯》主要讲的是一位父亲忍着寒冷为儿子做灯笼的事,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之情。文章以赞美灯来赞美人,来赞美父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二、说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及心理特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反复揣摩人物细节,根据上下文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能力目标:通过体会描写父亲做冰灯的语句,在多层次的感悟中体会出父亲的爱。情感目标: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和拓展,懂得父亲用爱制作冰灯给儿子的一生留下幸福的回忆,并表达出对父亲的爱。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重点:通过体会描写父亲做冰灯的语句,反复揣摩人物细节在朗读中提升情感,体会出父亲的爱。教学难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的意思。三、说教法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以多种形式创设情境,充分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动用各种手段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学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建立一种教与导结合,以导为主,教与学结合,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四、根据学情和教学目标,本节课我精心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1、复习导入,创设情境。2、品读课文,感悟父爱。3、拓展延伸,表达父爱。下面,我具体介绍一下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创设情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我就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走进了一个贫困的家庭,结识了一位平凡的父亲。一盏没过几天就化了的并不华丽贵重的冰灯,却带给了一个八岁的孩子难得的幸福的欢乐,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这该是一段怎样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今日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故事,继续学习第18课《心中那盏灯》。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谁能说一说,第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我这样设计的目的:复习导入,带学生回忆课文内容很好地完成了故事的链接,把学生又一次带入了情境。(二)品读课文,感悟父爱。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要素,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是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必定要求。在这部分我采纳了多种形式创设了情境。通过创设情境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1、品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师:父亲已经答应了为我做灯,那他是怎么样为我做灯的呢?请同学们边读边找出父亲是如何为我做灯的语句并画出描写父亲做冰灯的动作的词语。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的典型的问题情境和生活情境:父亲在打磨这块冰时会有什么感觉?你们在摸冰时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打磨这块冰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这么艰辛的工作父亲仍然去做,能让学生感悟到父亲的良苦用心。而且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父亲做这盏冰灯的艰辛以及父亲那深深的爱子之情。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师:父亲这样爱我,那你能把你的感受试着读出来吗?生多种形式读文。把学生带入这样的情境之后,自然就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文,使学生在读中更进一步体悟到真情在父子之间涌动。2、品读父子之间的三次对话。(1)第一次对话师:请同学们注意:当我问父亲:“爹你干啥呢?”父亲是怎样回答的?谁再来读一读父亲的话?孩子们,对于父亲的回答你有什么疑问吗?这样的问题情境我创设使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了深深的思索,父亲为什么要答非所问呢?从普通的语言中又体悟了什么呢?这样极大地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迸发出情感的火花,为下文做了铺垫。(2)第二次对话我又说:“爹,你干啥呢?”父亲把脸扭过来,有点尴尬地说:“我也想给你做个玻璃灯笼,可哪有玻璃呢?后来我就寻思着给你做个冰灯吧。这不,冰冻了一晚上,我正给你做着呢!”在引导学生理解“尴尬“一词后,我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的父亲为什么尴尬?学生经过互相讨论沟通后,不仅弄清了父亲尴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