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回顾: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3、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发展问题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1、基本国情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发展中的大国,肩负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人口压力大中国人口=俄罗斯+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罗马尼亚+越南+澳大利亚+荷兰+葡萄牙+比利时+瑞士+瑞典+…………(31个国家总人口)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新增人口多2、面临挑战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排名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值的比例土地资源31/3矿产资源33/5耕地资源41/3河流径流量61/4森林面积61/5(2)、资源短缺①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较少:多重要的自然资如淡水、耕地、森林、矿产等的人均占有量均不到世界的1/3②经济迅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③生产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3)、深刻的环境危机①一些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使得我国的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②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等环境污染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另一方面,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中国有1/7的陆地国土被沙漠覆盖,1/3陆地国土受到风沙的危害,平均每天有500公顷土地被沙漠吞噬,20多座有文字可查的历史名城如楼兰等都淹没在沙漠之下。原生存于我国的招鼻羚羊、野马、犀牛、野牛等动物已经绝迹,华南虎、亚洲象、双峰驼、黑冠长臂猿也身逢绝境,濒临灭绝。华南虎只剩30~40只,可餐桌上还有穿山甲、娃娃鱼等二类保护动物。黄河从1972年经常断流,1997年从2月7日开始,到年底共断流13次累计断流226天,造成胜利油田因少产原油损失30多亿元。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1/3,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50亿吨,相当于每年损失1厘米厚的土壤,而自然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400年。我国沙尘暴频发和荒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沙尘暴就是土地荒漠化的警报,沙尘暴发生的频度和速度的增大则是敲响了生态危机的警钟。上海市每天产生出7300吨粪便和500多万吨污水一起排入黄浦江,每天又从江里抽出市民饮用的自来水。1988年初使几十万人遭殃的甲肝大流行,是水污染的结果。铁路沿线的“白色污染”交警和交通干道的两侧居民和小学生血液中含铅量超正常值,处于铅中毒状态。把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等达到更高经济发展阶段,拥有更大的经济实力以后再来解决这些问题。关于我国的发展之路有以下三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根据中国的国情和经济承受能力,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ABCC观点是正确的•我国资源相对贫乏,大多数地区环境脆弱,如果将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有可能等不到经济发展到实力雄厚阶段,环境已变得让人们无法生存下去;或者经济发展到实力雄厚阶段,环境问题的治理已经不是经济实力所能解决的问题了。•我国目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科技水平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北京1994发布时间:1994年3月背景:面对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总结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我国只有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1、循环经济(1)、含义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项目传统经济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资源利用率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废弃物处理污染和废弃物大量排放物质流动单向流动结果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废弃物再生资源化反复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