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赏析《春江花月夜》,掌握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赏析诗歌的方法.2、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3、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反复朗读,充分想象联想走进诗歌意境教学难点:把握诗歌的景,并赏析诗歌的景,理,情相融的手法教学方法:诵读法情境教学方法精确点拨法探究法学习方法:自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巧练法一、导入:多媒体出示关于问的诗句(几句)(学生补充出自己所知道的关于月的诗句,引导学生通过意象品读诗歌)自古以往有很多诗人都钟情于“问”这一意象通过它来传达情意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在远离亲人的羁旅它又成了寄托了人的愁苦与思念之情在失意人眼中它又象征失意那高高挂于天际的月不仅寄托着人的情思它还能引发人们的哲理思索。那我们今天所要学的这首诗同样写月那它所传递的是怎样的情思。二、作者简介三、知识链接:(学生收集整理归纳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问题补充说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诵读→抓意象→进行充分的想象联想→描绘画面走进诗境→体会情感2、什么是意境(学生总结归纳)3、常用来表达意境的术语(多媒体出示常见的表达意境的术语学生识记)四、整体感知作品1、朗诵诗歌(教师指导方法)2、问题探究(学生分组勾画面讨论回答以小组为单位找出诗中关于月亮的句子培养学生自由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对诗歌中哲理的思索)①诗人站在江岸看见那一轮明月引发了感慨和情思这一轮明月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明确:运动的②这幅画面体现诗人的思维过程以月升的行动轨迹为思维点融入了写景抒情议论我通过这一画面探索本诗的艺术魅力。请同学们讨论回答一下问题(自由讨论回答)a.当月随波而升时诗人都看到了那些景b.这些美景有什么特点c.诗人在明月高悬时提出了一个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怎样理解五、总结作者在本诗中表现了感慨之情、相思之情、思乡之情这种复杂情感郁结于作者心中无法排遣于是他把这些情感寄托于“月”六、作业阅读张九龄《望月怀远》教学反思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哲理一面很难但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很好的完成了学习目标《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方正县第一中学孙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