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评析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丁锦华黄老师老师执教的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课犹如这一捧清泉,清新、透明、甘甜而沁人心脾。这样的感觉源于“通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自然之妙,设计的自然和教学的自然。这一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紧凑,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情境导入环节,用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新闻视频索马里海盗抢劫中国货轮事件,符合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具有悬念、有挑战性的心理特点。新闻视频引起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调动了探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电子白板模拟中国护航编队寻找中国货轮位置这一环节的设计,使这堂课动静结合,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进来,充分体验成功,获得自信,课堂气氛非常热烈。电子白板互动功能的设计有如点睛之笔,使学生对“观测点、方向、距离”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纵观全课,设计理念先进,教学手段新颖,教学中多次引发认知冲突,这是知识建构过程的不同层次,在每一次的认知冲突都让学生向所需建构的知识逐步靠近。首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描述事发地的位置:在中国护航编队的东北方向,以他们目前的认识程度来说是完全正确的叙述方法;然后,模拟护航编队的船只前去东北方向寻找是不能很快地寻找到事发地的,还需要进一步去研究,学生自主地发现,这样的描述方法出现了问题:东北方向是一个区域,而现在要找的是一个具体的点,他们心中自然而然会产生疑问:到底还需要说清什么呢这个疑问为后面新知的建构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脚手架”。让确定位置所需的几个要素一点点闪现出来,教学过程一气呵成。在这样不断产生的认知冲突过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比较完整地得到了确定位置的三个要素(观测点、方向和距离),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来加以巩固。教学设计的巧妙尽现其中!黄老师以“寻宝游戏”作为训练主线贯穿整课,既是一种游戏情境.也可以认为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一种生活情境。这样的设计有两个优点:一是将本课中的知识点毫无痕迹的融入于“寻宝游戏”的情境之中;二是很好地通过观测点的变化所引发的认知冲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这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具有交互功能的电子白板使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向数学化过渡.较为有效地展现了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达到让“生有所想而师有所悟”的目的。最后以整理散落在小学阶段各册书中的确定位置来结束本课学习,使学生关于确定位置的学习不再只是一个一个相对独立的,比较零散的知识点,而是一个系统,以此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实现了把“小课堂”变成“大课堂”的现实。可见教者对教材整体把握,整体感知的能力,黄老师对教材研究之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