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观后感袁老师的这堂公开课让我学到了很多,能够在刚刚步入教学岗位的时候观摩这样的课堂教学,我感到很幸运。另外,针对这堂课,我有以下几点感受:其一,袁老师的个人魅力很强大。小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呢?我想应该是袁老师这样的,十分亲切,懂得赞美。人都是喜欢被夸奖的,尤其是学生。认可学生就是在鼓励学生,而在《大禹治水》这堂观摩课中,我发现袁老师很善于夸赞孩子,并由此激励学生发言,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不过我也觉得,夸奖需适度。其二:袁老师在识字环节具有创意。对于低学段的学生来说,识字环节十分重要,所以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准确的记住所讲的汉字也是上课的关键部分。而本节课中,袁老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联想与想象,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识字,这一点我觉得是值得推广的。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是因为每一个字都是有典故的,虽然我们不能跟小学的孩子讲典故,但却可以将这些复杂深奥的典故转化成故事,或者直接通过汉字的形来编一个故事,这样,识字环节就能更好地进行了。其三,袁老师不仅仅只是简单地在讲述一个历史故事,更是让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含义。作为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是不能表面化的,而是应该深入挖掘课文内在的含义。把这些内在的东西教给学生,才是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因为读书认字就行,读懂书却需要教师的引导。以上就是我对这堂观摩课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