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以适应党员跨地区跨行业流动日益频繁的新形势,确保每名党员都能及时编入党的一个组织,参加党的生活,接受党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更好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党的先进性,根据《党章》和上级党组织的有关要求,结合全县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党的*报告指出。“贯彻‘*’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保持党的先进性,其核心就是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的数量不断增加,分布更加广泛,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必然结果。流动党员作为党员队伍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党员队伍的整体性,因此,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进一步搞好党的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工作。近几年来,我县各级党组织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有的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抓不抓无所谓;有的存在畏难情绪,工作被动应付,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一些流动党员的党员意识淡化,组织纪律观念松驰,有的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按期交纳党费,不完成或不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极少数党员与党组织失去联系,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势必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削弱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县各级党组织务必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第1页共7页使全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并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二、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从流动党员队伍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系统、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机制,切实抓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进一步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高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的整体水平,为推动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2、基本原则。一是双向共同管理原则。到县外流动的党员,流出地的党组织要对流动党员登记造册,掌握去向,采取有效办法加强管理,并向所去地方、单位党组织通报,做到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密切配合、共同负责管理。二是隶属管理原则。县外来我县流动的党员,有固定就业单位的,以就业单位或其主管部门党组织为主管理;就业不稳定或就业单位未建党组织的,以就业单位所在地党组织为主管理。三是因人制宜管理原则。县内流动的党员,就业比较稳定、就业单位建立党组织的由就业单位党组织管理;就业单位未建党组织而有行业协会的,可由行业协会党组织统一管理。暂时末落实就业单位,人事档案挂靠在县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或劳动力流动服务机构的,可由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或劳动力流动服务机构党组织管理。就业稳定性不强、居住地比较固定的,由居住地党组织管理;居住地经常变动的,由原所在党组织管理。四是动态管理原则。各级党组织要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利用好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及时把流动党员基本情况输入信息库,实现党内基本信息实时网上传输、查询,实现信息化动态管理。三、要合理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进一步规范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管理1、要合理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一是到县外流动的党员,3名以上正式党员集体外出到同一城市务工经商或从事其它正当职业,人员相对集中,地点相对固定,时间在6个月以上,第2页共7页属同一基层党组织的,该党组织应在他们中建立流动党员党小组或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