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发展瓶颈与贡献目XX市软科学计划项目(cr20XX9030)。作者简介王迪(1982-),女,河南南阳人,硕士,讲师,从事生态农业与贸易经济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收稿日期20XX-09-30进入21世纪以来,XX市生态农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金坛、溧阳先后被列为XX省生态农业示XX县区(市),形成了“一稻二鸭”、“蚕鸡套养”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开发了一系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清洁能源建设进程加快,生态观光农业发展迅速。然而,在市场化、城市化和农业集约化的背景下,XX市生态农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分析了XX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基础,揭示了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瓶颈并探讨其突破路径,旨在为XX市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也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现代农业的生态化转型提供参考。1XX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基础1.1资源基础XX市境内山、丘、平原兼有,地势起伏相依,全市大多数地区在生态农业上均具有十分优越的发展潜力。丘陵山区以溧阳南山和金坛茅山为主,区内水、土、气环境清洁,环境质量均为国家一、二级标准,是开发生态农业生产绿色、有机食品的宝地;中部和东部为广阔的平原和圩区,境内有长荡湖、滆湖、太湖、长江等“三湖一江”,水网密布且水质优良,水面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5,水资源总量约为16.30×108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约为9.57×108m3,大多地区水质保持国家二、三类标准,不包括水田可养殖水面达2.20×103hm2,是发展生态农渔业的理想之地。1.2产业基础1.2.1主导产业发展态势良好。XX市以市场为导向,农业生产结构持续优化,农产品商品化比例较高,目前优质粮油、花卉苗木、特种水产、特色畜禽和经济林果五大产业占农产品商品比例达到了80%。20XX年,10种优势农产品(设施西瓜、溧阳白芹、河蟹、青虾、瘦肉型第1页共6页猪、雪山草鸡、高档绿茶、番茄、水蜜桃、葡萄)突破1亿元销售大关,这些主导产业为XX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载体。1.2.2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逐步形成。该市形成了洮滆平原花木、洮滆两湖及周边地区特种水产、武进东部时令水果、金溧丘陵山区特色茶果和特色畜禽养殖等五大产业带区。生猪、肉禽、蛋禽的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65%、94%、89%。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的特色产业为XX市农业经济快速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面临着生态化转型的艰巨任务。1.2.3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幅度增长。2008年,XX市35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总销售额已达到221.7亿元;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48家,入社会员9.6万户,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家,带动农户26万户,约占全市总农户数的35%。良性发展的农民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为XX市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运行基础。1.2.4农产品生产质量不断优化。XX市重视以农业标准化为抓手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称“生态标志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目前已建成6个国家级、16个省级、23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8年,全市通过生态标志认证产品已达到751种,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83种,绿色食品251种,有机农产品117种;约65%的粮油、50%的水产养殖、95%的茶叶生产面积已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1.3生态建设生态农业是XX市生态市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优先”被列为常州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之一。目前已实施完成了长江中下游防护林、环太湖生态林、高速公路两侧生态林、天目湖水源地保护等四大重点生态林建设工程,有27个集镇、603个村参与镇村绿化创建,共完成绿化种植面积2.5×103hm2。截至2008年,全市134家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得到有效治理,97家实现零排放,建成并成功运行大、中、小型畜禽粪便处理沼气工程43处。在稻、麦、油上已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12.8×104hm2,全年使用农药比2007年减少第2页共6页407t。1.4政策环境XX市加大了对生态农业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市财政对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方面,每个项目补助10万~20万元,其中沼气发电模式项目将采用实物配送方式补助,原则上每处5.5万元;对生态农业新技术研究项目,将由市组织有关单位、辖市(区)农村能源办实施,生态农业示范点建设项目实行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