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先进性思考近年来,**省**市流动人口急剧增长,其中流动党员8618名,占全市党员数的7.7%。针对这些流动党员素质高、实力强、分布广、社会贡献大等特点,我们加强与流出地党组织的协作,在组织跟进、深化管理、提供服务、作用发挥等方面,大胆实践,不断创新,探索建立了融教育、管理、服务、保障为一体的保持流动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一、建立保持流动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要改进学习方式,加强流动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项新课题。要坚持以改革的精神,不断创新流动党员学习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激发流动党员的政治热情。一是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在坚持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学习等经常性教育的同时,针对流动党员在不同岗位、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思想问题的实际,组织开展“党员权利义务”、“服务发展”、“职业道德”、“爱国爱乡”、“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各类专题教育。今年要着重围绕中组部开展的“迎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主题实践活动这条主线,在流动党员中组织开展“迎接十七大,永葆先进性”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流动党员加强学习强素质、立足岗位当先进、回报社会作贡献。二是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在坚持经常性邮寄文件、学习材料等传统教育方式的同时,通过完善远程教育网络,把开展远程教育作为流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补充,运用流动党员网上党校以及市委驻外流动党员工作委员会网站,及时发布党组织要求、党建工作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等学习内容,接受流动党员的咨询答疑、情况反映和工作建议,便于流动党员特别是驻外党组织覆盖不到的城市周边的流动党员,从网上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三是基地教育与脱产教育相结合。要以家乡党组织设立的党员活动室为教育基地,利用流动党员春节期间大量返乡的时机,由流出地各基层党组织举办驻外党组织书记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邀请市、县区委相关部门领导和有关党务专家授课,对流动党员进行集中培训。同时,依托全国各大中城市的高校和科第1页共4页研院所,建立院地联合培训教育模式,邀请有关专家教授为流动党员企业家授课,并把学习培训的情况详细记录到流动党员学习档案,促进流动党员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二、建立保持流动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要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流动党员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变传统的重管理轻服务的做法,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要抓住新时期流动党员的心理和思维特点,针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去向难掌握、时间难把握、活动难组织”等问题,创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机制,使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更具服务性、科学性。一是落实责任。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要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的总体布局,强化责任意识,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机构。要依托组织部门成立党委流动党员工作委员会,把流出党员和流入党员的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流动党员先进性建设统一筹划、统一部署、统一落实,增强“内外联动、上下齐抓、共同管理”的工作合力。二是加强指导。要选派党务熟、懂经济、善管理的机关干部到在外的党组织和民营企业、商会、行业协会等机构挂职。同时要把驻外办事处、工商联、商会等机构中党性强、作风好、贡献大的负责人,按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办法,选拔到党组织领导班子中,增强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流出、流入地党组织都要重视对流动党员中优秀分子的培养和使用,及时把党性强、懂经济、善管理、群众拥护的流动党员,选拔到农村、街道社区党组织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班子中,充实基层党的工作力量。三是共享信息。借鉴全国户籍管理系统的做法,建立完善统一的党员信息管理体系,逐步推行党员身份电子卡制度。流入地党组织通过电子卡准确全面地了解流动党员的有关信息,有效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及时输入有关教育管理信息,并定期向流出地党组织通报流动党员各方面的情况,逐步形成流动党员的属地化动态管理的新格局。三、建立保持流动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要强化工作责任,不断提升服务流动党员工作水平要坚持围绕教育管理抓服务、抓好服务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