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和研究.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和研究-----记XX市双桥坪镇大桥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一、调研背景我国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又提出生态文明。并且把它写入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之中,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发展目标中统筹考虑,成为中国共产党对子孙后代和世界负责的庄重承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生态文明是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从狭义的角度讲,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是并列的文明形式,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物质文明,将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生态文明下的精神文明,更提倡尊重自然、认知自然价值,建立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与氛围,从而转移人们对物欲的过分强调与关注;生态文明下的政治文明,尊重利益和需求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种关系,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公、人或人群的斗争以及权力的滥用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超越,它将引领人类放弃工业文明时期形成的重功利、重物欲的享乐主义,摆脱生态与人类两败俱伤的悲剧。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可持续发展性,这种可持续发展性体现在了物质文明的可持续、精神文明的可持续、政治文明的可持续,结合调研村的实际情况具体到我们的调研角度上我们是从农村商业发展的情况,农村社会风气的情况、农村基层民主的情况这三个方面进行的调研。二、调研人员:丁海、黎玲、刘娟、熊宇明、钟泽洲、刘第1页共6页美琪三、调研分组:农村商业发展(物质文明)调研小组:钟泽洲、刘美琪农村社会风气(精神文明)调研小组:丁海、刘娟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文明)调研小组:熊宇明、黎玲四、调研时间:2008年7月12日~2008年7月16日六、调研目的:1、深入基层,实地调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大的方面着手在一定层面上进行调研,尽最大的努力真实的反映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2、作为党员或是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基层农民处了解农民的疾苦,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3、锻炼我们吃苦耐劳的坚韧品质和协调合作的精神调研报告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是构成农业的最基层农村居民单位,农村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影响到国计民生,因此如何建设农村就一直是党和国家最关心的一大问题。每年国家都会向农村建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提供更多的惠农政策,帮助建设农村的基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社会主义国家有着社会制度上的巨大优越性,因为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有着手足般的兄弟情谊,所以这种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中华大地的广大农村应该更需要体现,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党和国家最广大农民朋友的庄严承诺。经过几年甚至上十年的发展,农村的面貌的确发生了巨大的、翻天覆地般的变化,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发展时期很多以前忽视的问题却层出不穷的出现:农药化肥以次充好的现象开始蔓延、基层民主开始被把持、农村朴实的风气开始败坏……在这样的情况下,党和国家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那么生态文明视野又将从哪些方面体现呢。我们调研小组讨论认为应该从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第2页共6页明建设、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文明建设几大方面入手,而将生态文明视野定义为是否可以进行可持续的发展。鉴于我们调研村的实际情况,我们将物质文明建设局限在了农村商业发展方面,将精神文明建设局限在了农村社会风气方面,将政治文明建设局限在了农村基层民主方面。农村商业发展调研小组主要的工作是辨别农村小商店的商品的真伪、在农民朋友口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