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子里的哈哈镜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对勺子的好奇心,感知并描述凹凸镜面的成像特点。2、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产生探究的欲望,体现发现的乐趣。3、萌发对生活物品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活动准备:1、不锈钢勺子(数量与幼儿数量相同)2、教学图片:凹和凸3、幼儿记录表纸和笔活动过程:一、导入师:我们来玩一个照镜子的游戏。镜子镜子在哪里?(老师做动作,幼儿模仿)幼:镜子镜子在这里!二、创设学魔法情景,引导幼儿活动兴趣。师:老师最近向魔法师学习了魔法,你们想学嘛?魔法师师幼自己的宝贝的,小仙子有仙女棒,老巫婆有扫帚,那我的宝贝是什么呢?请幼儿猜谜语:“你听她也哭,你笑她也笑,要问他是谁?只有你知道!”三、引导幼儿用摸、看的方法发现勺子成像的不同之处,近面了解凸面和凹面。师:我的宝贝不是镜子,而是魔法勺子,你们来玩一玩,照一照,和同伴说说你的发现。(幼儿玩勺子)师提示要爱护好我们的魔法勺子师:1、勺子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不绣钢)2、玩勺子时你发现了什么?(勺子有凹面和凸面)3、引导幼儿说出凹和凸两个字?这两个字是什么样的?(认识这两个字)出示凹和凸的图片。4、勺子的哪一面是凹,哪一面是凸?(幼儿上来指点示范)师小结:勺子的一面是凹进去,一面是凸出来的,那么长长的叫手柄,这就是我的魔法宝贝——魔法勺子。5、你在玩儿勺子时,用正、反不同凹凸面找的,有什么新发现呢?6、讨论:凹、凸、勺冰照出来的你是什么样的?①用凹面照出来的你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用正反图像来表示)②用凸面照出来的你是什么样的?③用勺柄照出来的你是什么样的?教师讲幼儿预设的答案依次展出,不给予否定。凹凸勺柄四、填画“魔法秘笈”,感知并记录勺子的反射现象。师:你们刚才的答案不统一,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证实呢?(答案就是再来一次)。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再认真的照一照,看一看,到底用凹、凸面、手柄照出来的你是怎么样的?并且把正确地记录在魔法秘笈上。(幼儿分组记录)①介绍“魔法秘笈”的填画要求②幼儿交流填画结果③教师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填画结果,从而揭示魔法的秘笈,教师将黑板上预设的答案更正并小结:用凹面照出来的人是正的,这就是“正身术”;用凸面照出来的人头颠倒过来的,就是“倒身术”;用勺柄照出来的人又细又长,这就是“瘦身术”。五、魔法考试,巩固幼儿所得经验师:我要考你们是不是真的学会了魔法,我来说魔法名称,你来做动作。如:我说瘦身术,你就用手柄照自己。六、迁移经验:凹凸面在生活中的运用师:为什么激励的镜子照的一模一样,而勺子里为什么照的不一样?幼儿讲述:①材料不一样?(比较勺子和镜子的不一样)②镜子的面是平平的,勺子的面是凹凸的。师:你还看到了其他什么镜子嘛?在哪里看到的?集体照一照哈哈镜,感受自己的身体在凹凸面镜子中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