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书学院(系):论文题目应收账款的风险分析及防范1、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本选题研究目的:在现代商品经济中,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易大都是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以赊销方式实现的。商业信用在扩大销售、拓展市场、降低整体经营成本、强化企业市场竞争地位和实力,进而实现规模经营等方面有着其他任何结算方式都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随着商业信用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由于赊销业务而产生的应收账款问题也日益严峻。许多企业因为盲目赊销,其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呆账和坏账比例逐年升高,利润下降,甚至连年亏损、经营难以为继,最终被迫破产或被重组。大量国内外案例表明,应收账款风险吞噬企业生命力的能力是难以估量的,其后果令人触目惊心本选题研究意义:排除宏观经济环境和社会信用状况的影响,企业面临严重的应收账款风险问题其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对自身所持有的应收账款风险状况没能及时掌控。企业采取赊销的销售方式,虽然在账面上能够形成大量的收入,但是,这些应收账款实际上能够收回的金额由于企业内外部的各种原因要大打折扣。所以企业最终实现的收入不是应收账款的账面额度,而是实际上能够收回的额度。在应收账款收回之前,企业的这部分由应收账款代表的资产其价值是存在不确定性的,也就是存在风险。如果企业对这些存在风险的资产没有清晰的认识,那么由应收账款问题引起的经营危机就会潜伏、滋生。所以,企业必须充分重视应收账款风险的分析和掌控,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控制应收账款的风险。2、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企业的应收账款不仅面临着回收的风险,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因此企业不仅要充分发挥应收账款扩大销售、增加利润的特殊功能,而且要将其风险降到最低程度[1]。应收账款是指因对外销售产品、材料、供应劳务及其他原因,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及其他单位收取的款项,包括应收销售款、其他应收款、应收票据等;同时这种销售过程又称为赊销。狭义的应收账款主要是指应收销货款;广义的应收账款包括应收销货款、分期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票据和其他应收账款。目前,我国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企业应收账款在流动资金中所占比例过高、逾期应收账款比例过高;二是企业应收账款总量有逐年增长的势头。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达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20%左右的水平。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逾期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高于应收账款总额的10%,而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60%以上。据商务部研究院信息管理部主任韩家平先生提供的数据,我国2011年到2012年期间形成的应收账款额超过8000亿元,目前形成逾期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高达40%。另外,由于控制不严,管理不善,应收账款迅速扩大,已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统计表明,截止2013年11月底,仅全国规模以上(500万元销售收入以上)工业企业间的不良债务拖欠高达98624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26.9%。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造成企业资金的严重短缺,极不利于企业的再生产,同时也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应收账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和内部信用风险不合理造成的[2]。3、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大纲本选题主要内容:本文分为三大章,第一章先分析了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分析、意义和影响,第二章分析应收账款风险及其原因,第三章分析了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应采取的措施。本选题写作大纲:一、绪论(一)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分析(二)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意义(三)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影响二、应收账款风险及其原因(一)应收账款风险(二)应收账款引起企业经营风险的原因三、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应采取的措施(一)制订合理的信用政策。(二)加强内部控制(三)对长期拖欠货款的客户采取有利措施(四)进行信用调查分析四、(五)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4、主要参考文献[1]丁兴良,伯建新:《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实用策略》,企业管理出版社,2010年版;[2]刘志伟:《催收账款》,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版;[3]张鹤编:《赊销管理与回款技巧》,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4]黄红英:《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华东交通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