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污染及城乡垃圾清除活动方案2篇第一篇为深入实施《县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年)》,持续改善城乡环境,保障汉江流域水质安全,推动美丽县建设,按照《市治理流域污染清除城乡垃圾活动方案》(汉办字〔20XX〕15号)文件精神,县委、县政府决定以春季全民爱国卫生月活动为契机,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全民治理流域污染、清除城乡垃圾活动。现制定如下方案。一、整治区域(一)县城。(二)镇村。农村集镇、村级活动场所、广场、道路沟渠、农户庭院内外、林地、农田、绿地等区域。(三)河流。(四)交通沿线。(五)景区景点。二、整治目标(一)近期目标(开展大清除活动)。20XX年3月20日至4月30日,集中解决整治区域内环境卫生问题,确保城乡面貌干净、整洁;坚决杜绝垃圾进入水体,使汉江干支流水质不受污染。(二)两年目标(建立长效机制)。一要完善垃圾处理机制。县垃圾处理厂周边的镇要在20XX年底前,依托县城垃圾处理厂的设施,建成“户分类、村组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距县垃圾处理厂较远的镇要在20XX年底前,规划建设简易垃圾填埋场,建成“户分类、村组收集转运、镇处理”模式。二要建立投入机制。加大人员、资金、设备投入,做到机构人员“三有”(组有保洁员、村有环卫站、镇有环卫所),设施装备“五有”(户有垃圾桶、组有垃圾池、村有垃圾房和小型清运车、镇有垃圾压缩中转站和转运车、人口大镇有垃圾填埋场)。三要健全责任机制。县、镇、村、组要进一步细化责任区,层层签订环境卫生责任书。县双创办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督促镇村、社区抓紧完善村规民约和社区公约;各村、社区要第1页共7页发挥好主体和主导作用,组织城乡居民自己动手改善环境面貌。(三)人文目标(形成文明习惯)。通过持续开展治理清除活动,在全县倡导“治理污染人人有责、清除垃圾从我做起”的生态文明理念,促使广大人民群众逐步养成清洁环保、健康文明的行为和生活习惯。三、整治步骤(一)动员部署阶段(20XX年3月中旬)各镇、各部门、各单位要制定垃圾大清除活动方案,发动全民开展治理流域污染、清除城乡垃圾活动,引导城乡居民自觉维护环境,不乱堆乱倒垃圾,不乱泼乱排污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二)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3月21日至5月10日)实行属地管理、网格化管理XX县区级领导包抓责任制。一是各镇分别由一名县级领导包抓(见附件1),各镇具体负责划定责任区,签订环境卫生责任书,夯实工作责任,发动驻镇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深入道路、沟渠、庭院、田间地头,重点捡拾暴露垃圾,解决“三堆六乱”和积尘等问题。二是将县城建成区划分为10个片区,每个片区确定1—2名县级领导和部门包抓(见附件2)。各牵头部门要召集负责片区内的所有机关、社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每周至少上街开展一次大扫除活动,重点解决背街小巷、公园广场、绿地水体等公共区域存在的暴露垃圾、野广告、积尘等问题。三是对本次活动中收集的所有垃圾,要集中运入县城垃圾处理厂或各镇指定的临时填埋场,严禁将垃圾随意堆放在沟边、路边、河边、田间地头或进行焚烧,造成二次污染。(三)检查验收阶段(20XX年5月11日至5月20日)由县双创办牵头,从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考核办、监察局、住建局、城管局、环保局等部门单位抽调专人,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先进镇村和单位予以表彰,对后进镇村和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整改落实到位。(四)巩固提高阶段(20XX年5月21日至20XX年底)继续实行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巩固提高治理取得的各项成果,建章立制,防止反弹,完善城乡垃圾收集、清运、处理体系,第2页共7页实施动态管理、长效管理,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定点存放定点清运定点填埋,填埋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0%以上。四、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XX县区政府分管双创、环保、卫生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住建局、城管局、环保局、文广局、双创办等有关部门单位和19个镇为成员的全县治理流域污染、清除城乡垃圾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双创办,主任由双创办主任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