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培训真抓实干,心系农民情真意切1976年出生的司东梅,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现任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夏邑分校专职教师。参加工作17年来,司东梅一直在夏邑县农广校从事教学培训工作。她勤勉敬业、任劳任怨、忘我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农广校优秀教师的风采,为农民教育培训事业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扎根基层,农民致富“引路人”在十多年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中,司东梅坚持深入基层、扎根农村、服务农民,为农户办实事。无论雷雨暴雪、酷暑严寒,她都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工作状态和服务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她热爱的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当中。为了适应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三农,在日常工作中,司东梅始终坚持做到“四能四勤”(即能干、能说、能写、能吃苦和脑勤、笔勤、嘴勤、腿勤)。她把农村实践、农户示范、农民经验、田间试验统统当作丰富自己学识的最好课堂。为不断提高服务农民的本领,司东梅兼顾自身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技能的双重提升。她常说,“在实践中学习的知识最易被农民所接受”。因此,司东梅不仅认真负责地讲好每一节课,把所学的知识用于教育培训工作中,还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搞好技术指导,为农户排忧解难,走村串户为老百姓提供技术、信息、销售等服务,在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普及和推广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生产实践中,农民朋友提出的问题,司东梅都会一一耐心解答,并把这些技术问题和针对性解决措施细致地教给他们。2020年春季夏邑县发生严重的倒春寒,大棚黄瓜由于受到温度偏低、昼夜温差太大的影响,根系活动弱,光合作用少,夜间向新生部分输送量小,营养生长受到抑制,生殖生长超过营养生长,使很多大棚早春黄瓜发生花打顶现象,如不及时防治将严重影响黄瓜产量。不少菜农无措可施,心急如焚。司东梅了解情况之后,主动帮助菜农采取正确的防控措施,及时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使得当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季黄瓜获得了丰产,加之行情较好,菜农们都获得了很好的收益,无不拍手称快。每当她看到农民解决了生产上的难题而露出满意的笑容时,就有股使不完的劲儿,从而进一步坚定了服务“三农”的信心和决心。她深深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基层农广校专职教师的光荣,也深感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价值、意义所在。司东梅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赢得了农民朋友的交口称赞,她被农民朋友称为农民科技培训的“实干家”和农民科技致富的“引路人”。立足岗位,成就农业“百事通”在学校的安排下,司东梅承担了农民中专学历教育、绿色证书培训、新型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多项教学任务。在中专学历教育中,除上好课外,她还指导学生搞好自学、视听、作业、实验实习等教学环节的落实,并认真做好家访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在绿色证书、阳光工程等非学历教育中,注重学用结合,为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改单一、乏味、深奥的理论培训为技术物资结合、多形式多渠道培训。县农广校每年开展的科技之春、科技下乡等活动,司东梅都积极参加,全力为农民开展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尽自己最大努力促进农村科技知识的普及。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司东梅都能够针对不同教育培训的目标任务、根据学员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培训方法、灵活有效地搞好教学培训工作。在教学培训形式上做到理论讲授与现场指导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相结合、讲授内容与生产季节相结合、面授讲课与音像教学相结合,使学员既学习知识又掌握技术,把提高学员素质和提升技能融为一体,让众多夏邑农民学到了一技之长,找到了增收挣钱的门路。其中,生于1982年的农广校中专学员王飞利用学到的农业技术,承包土地100多亩建起了家庭农场,年收益达60余万元,被夏邑县认定为首批新型职业农民,并在2020年首届“国家资助助我飞翔”全国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典型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全国100名优秀学生典型(高校学生60名,中职学生15名,普通高中学生15名,义务教育学生10名)之一,为农广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