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寓环境科学知识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与日俱增,各种公害及破坏环境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使他们从学生时代起就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尤为重要。关键词:环境保护;教育;化学现在的中学生,几年后将是国家栋梁,他们是否能在以后的生产和生活中注意保护和改进生态环境,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教师应该如何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科学教育呢?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可渗透环境教育的知识是不少的,如初中化学中空气、水、一氧化碳、酸、碱;高中化学中卤素、硫、氮、炼钢、煤等,都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好材料。如“硫”这一章可介绍二氧化硫、硫化氢、三氧化硫遇水形成酸雾对人类的危害和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并指出硫酸制造、冶金等生产过程都要产生二氧化硫,至此学生必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问,人类该怎样来防止和消除污染呢?教师就可以顺势介绍硫酸制造过程中,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回收和含硫燃料先脱硫技术,对基础较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介绍治理二氧化硫污染的方法,如亚硫酸钠吸收法。用亚硫酸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然后加热吸收液,使之重新生成亚硫酸钠,同时得到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和水蒸气。此方法成本省、效益高。这种结合有关化学知识,渗透环境科学知识的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从更长远的意义上培养了学生的环境意识,激发他们用所学知识探索治理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结合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化学实验中制备氯气,为防止有毒气体扩散到空气中,必须采用尾气吸收装置。由此出发让学生考虑哪些工厂应安装尾气吸收器。上电解这一节时,可给学生演示电浮选凝聚法处理污水。该方法的原理是,水电解产生的氢气泡将水中悬浮物带到水面,而阳极铝片产生的铝离子进入水中,并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产氢氧化铝,与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污水中悬浮物发生胶体凝聚作用,使污水净化。这样,学生又学到了治理污水的好方法。三、结合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环保责任感组织学生实地调查,让学生既了解家乡在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同时更深入地看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唤起他们环境保护的迫切感和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新一代环保生力军。在调查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环境监测内容的实验,并指导他们积极探寻治理环境、保护环境的新方法。如组织学生监测学校附近水质和大气的组成,测定工矿排放的“三废”成分,开展综合解决“三废”问题的专题实验研究。今天,环保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虽然制定了有关环保政策和法规,但对广大群众(包括大中小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掌握环境科学知识等方面做得还很少。而这种宣传教育对推动环保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当今世界令人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和重金属对水的污染等问题都与化学密切相关,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如控制“三废”的排放,选择代用品和改革生产工艺都与化学有关。因此寓环境科学知识教育于化学教育之中是完全可能和必要的,它可以普及环保意识,推动学生从小关心、重视和解决环保及与之相关的问题。(滨州市滨城区清怡中学)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