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局集体事迹材料下面是我们文秘114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公安局集体事迹材料供大家参阅。在公安队伍这个偏属于男性的阵地里,有着一群特殊女性,她们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这就是我们的“警花”。她们多数耕耘在服务群众的平凡岗位上,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付出着自己所能付出的一切。她们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将工作干得风风火火、将家庭理得井井有条。她们中多为党员民警,有的获得过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称号,有的被评为20XX十佳户籍窗口民警,有的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但更多的是默默无闻……三尺柜台前的邻家女孩车管所是公安机关的重要窗口之一,是展示公安形象、为民服务的一面镜子。在这支平均年龄达53岁的老年队伍中活跃着一名女警的身影,认识的人喜欢称她“20XX”。她性格温和,待人接物宛如邻家女孩,三尺柜台就是她的舞台。作为该窗口唯一一名年轻民警,又是岗位能手,当仁不让成为了微笑服务排头兵。车管工作政策性强,不断地有新的法规出台。面对一项项的新法规,20XX总是自己首先把枯燥的内容进行消化,然后通过各种形式与大家一起分享心得。“窗口服务民警一定要精通各项业务技能,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能办的则办,不能办的尽可能说明情况,耐心解释,不是份内的事也要帮忙出主意,想办法,讲清该如何办、怎么办,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20XX是这么说更是这么做的。她在日常工作中总结出“三声六法”工作法(“三声”即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六法”指在窗口工作上针对不同的群体使用不同的接待方法,即微笑法、倾听法、幽默法、比喻法、直截了当法、因人制宜法)。在她从事窗口工作的六年多时间里,接待群众无数,发出牌证上万本,无一错漏,更没有受到一起群众投诉,受到办事群众的一致好评。有事就找“范大姐”帮忙说起“范大姐”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人不熟,她第1页共4页就是从事户政工作27年,通晓各类户籍政策法规,如今分管全市户政管理工作的治安管理副大队长。不久前,一位50岁左右的王阿姨来到办证窗口要求帮助查找户籍资料办理结婚登记和社保手续。经过调查了解,原来王阿姨早年从兰溪嫁到我市邓家,婚后育有二子,于20XX93年离婚后户口就被村会计注销,以后就一直未再落户。如今要与我市更楼人再婚并享受社保,就必须要有身份证明,希望“范大姐”帮助落户。由于时间间隔了近20年,加之王阿姨前夫所在村、乡都进行了规模调整,已找不到原始的户口记录,范大姐只能一边安慰她不要着急,另一边与其娘家户口所在地的兰溪黄店派出所联系要求协助查找户籍登记证明。经多次联系,几经周折,对方终于找到了户口底册,并证明了未在兰溪落户。凭着这一重要依据,终于办理了王阿姨的落户手续。当王阿姨接过盖着户口专用章的户口簿时,露出了感激的笑容。据统计,仅今年1月以来,范大姐带领各派出所户籍窗口民警开展入户走访,走访、接待群众30余人次,解决户口疑难问题10余起,赢得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这些看似简单又看似平凡的小事,一点一滴的搭建起人民公安和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高墙电网内的知心姐姐因女性的特殊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女在押人员平时琐事多、猜疑多,且有些已身为人妻、人母,失去了尽家庭和社会责任的权利,导致了她们心理压力大、亲情观念重、多愁善感等问题。这就要求管教女警在工作中要非常细致,针对不同性格人员、不同事件、不同时间,采取相应的,行之有效的管教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去耐心感化。从内勤岗位调整到管教岗位的女警倪小娟,是位有着近十年公安工作经验的老民警却是管教岗位上的新兵。“心与心交流,对症下药,逐个击破”,这是她在边工作中边摸索出来的有效管理方式。在押人员杨某,16岁只身从新疆到社会上混,性格张扬,凡事不服输,刚进来时对任何人都怀有敌意。在摸透杨某的性格后,倪小娟一次次地将其叫到办公室,先是耐心地听其发泄心中的不满,然后再从监所规定、规范化管理等内容的宣传讲解入手,教她如何融入到集体生活中,渐渐消除其给自己罩上的“保护第2页共4页套”。在多次与其家属联系未果的情况下,倪小娟又想方设法为其添置冬天的棉被、棉衣,从生活上真正地关心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