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国防教育应扎实开展“五个育人”【摘要】高校国防教育是培养国防后备人才的重要措施,是国防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院校中搞好国防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不仅是建设强大国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客观要求。本文结合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在国防教育中所开展的“五个育人”,旨在对其他高校开展国防教育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从而更好地提升高校国防教育整体水平。【关键词】高校院校国防教育五个育人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始建于1971年,其前身是重庆八个国有特大型兵工企业集团的职工大学。几十年来,与兵工同根,与兵工同源,使学院具有深厚的兵工情结和国防意识,这既是学校的历史渊源,又是无法复制的独特优势。多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国防教育,以此为抓手,扎实开展“五个育人”活动,全院师生员工的国防意识明显增强,促进了学院各项工作的开展与发展。一、筑牢思想育人,夯实国防教育的思想根基一是开展专题研讨,统一思想认识。我们针对少数教职员工国防意识不够强烈、重专业教育、轻国防教育的现象和一些模糊认识,在全校认真开展“为什么办教育”、“教育为什么”、“培养什么样的人”等讨论和演讲;组织教职员工学习《国防法》、《革命烈士诗文选》,组织他们到烈士陵园祭奠并缅怀革命英烈。通过学习讨论,大家认识到,抓好国防教育,既是学科专业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对国家和民族未来负责的必然要求,其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强盛和民族的兴衰,增强了抓好国防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及时组织教育,确保有的放矢。常言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均在十八、九岁,正是人生黄金阶段,是思想观念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普及国防知识、国防教育的黄金时节,我们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先后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开设思想论坛、利用信息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网络开展交流与讨论,校园网开设国防教育专栏,进行阵地宣传教育,不断撞击思想,不断统一思想,培养他们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强国之愿。三是营造教育环境,强化国防意识。“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必须时刻铭记。我们在学生中先后开展了“学文习武,报效祖国”以及“以军养德、以军强体、以军促智”等专题教育,在教室、走廊、宿舍楼道、学院营区张贴古今中外伟人、军事家关于国防的名言、名句,设置“军人风采”专栏,学校广播站开设“国防之声”栏目,每天、每周进行国防知识、军事信息等方面的宣讲和广播,进行熏陶教育,不断强化其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增强学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开展教书育人,构建国防教育的框架内容一是开设国防教育课。国防教育课是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最直接、最受益的渠道。为此,我们充分利用自身兵工独特优势,定期请老兵工传人为学生进行国防知识讲解和授课,讲兵工情结、讲国防知识;同时与驻地部队签订共建协议,拟定授课计划,由部队派人定期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学校武装部组织学生进行座谈讨论,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受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二是融入到学科教学中。我们在每个系、每个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体系中,均开设了《军事概论》、《新时期国防知识》等相关国防教育的课程,将国防知识渗透到专业知识之中。目前,在我校六个系所开设的课程中,因各专业不同,国防教育内容分别占到23%、21%、36%、19%、24%、32%。与此同时,我们还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国防地理》、“军事三防”等知识和军事战略进行教育;体育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跨越战壕、抢运枪弹、巧钻地道等不同内容的军事训练项目,这些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将国防教育内容得到了较好的渗透。三是结合到班会、社团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挥班会和学生社团的教育作用,把国防教育与班会、社团等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开展“两史一情”、“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知国情、报党恩”等系列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