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小学德育“体验学习”活动及其启示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中小学就特别重视德育“体验学习”活动,而且活动内容丰富,主要有自然教室体验活动、志愿者活动体验、磨难体验、特别活动体验。通过了解日本中小学德育途径,我国中小学德育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示,而且对我国中小学德育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关键词:日本中小学德育体验学习活动启示日本中小学特别重视德育“体验学习”活动,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让学生认识自然,体验社会生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文部省就大力提倡并推广“体验学习”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团队合作精神、生存能力、创造力、社会责任心,意志力。学生不仅在课堂学习书本知识,更多的是走出课堂,接近自然,感受自然、认识自然,探究自然的奥秘,感受自然的美丽。把所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锻炼学生具备更好的为祖国做贡献的知识和能力。一、日本中小学德育体验教育的主要内容1.自然教室体验随着日本工业化、都市化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日本的孩子们体验乡村生活及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文部省就开始提倡并推广“自然教室”体验活动。他们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教室,接近自然,在野外过有规律的集体住宿生活,获得在书本中无法得到的某种体验。1997年,文部省又实施了“青少年野外教育推进事业”,在全国范围开展让青少年走向野外进行自然体验的活动,规定7月20日至8月19日为“青少年野外教育体验活动月”。1通过“自然教室”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及独立生活能力;形成刻苦、忍耐、自制、自立等坚强意志和积极进取之心。2.志愿者活动体验日本中小学向来重视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每逢周末,学校会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情。例如给老人、残废人带路;清扫所在街区;到敬老院、社区福利院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志愿者体验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别人,无私奉献精神;培养学生学会感恩,乐于助人的精神;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体验劳动价值,树立为国家为大众效力的思想。3.磨难体验为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日本中小学专门设置磨难课程,例如用扁担挑水,用洗衣板洗衣服,用炉子生火等等。目前,日本各类学校普遍开设家政课,教学生学做家务。通过做家务和公益劳动,培养劳动观点;通过体验耐苦生活,让学生意识到办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努力,意识到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和有所作为,就必须吃苦耐劳,以此来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活动能力和应变能力。4.特别活动体验日本中小学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当地民俗中的祭祀活动,学习当地的传统艺能。正如一位学者在文章中提到,中学每学年设置了以社会庆典、祭祀、志愿者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道德“特别活动”,时间为35学时。2它是日本学校德育教育的另一途径,类似于我国的课外活动或第二课堂。通过特别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及自主创造能力,并牢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二、我国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不足1.注重课堂灌输,缺乏实践锻炼相比日本中小学德育“体验学习”活动,我国中小学主要侧重正面、直接、正规的道德教育,尤其重视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我国道德教育不太重视实践性,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意,多于说教,形式主义,授课语言枯燥乏味,教师一味的把德育知识灌输给学生,并不管学生接受效果如何,培养效果不太明显。政府虽然非常重视德育的实施,但在高考的压力下,学校为教而教,学生为考而学,甚至有些学校的思想品德课形同虚设,流于文字,更谈不上像日本那样丰富多彩的“特别活动”。2.德育途径相对单一日本的道德教育是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联携下进行的,而我国更注重在学校进行,家庭和社会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习惯通过课堂进行,而忽视了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等重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