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上第一单元新闻主题单元作业设计如何让作业“减量”不“减质”,必须加强作业与备课、上课、辅导、评价等教学环节的系统联系,将作业作为学习活动的一部分。一、让过程“立”起来1.作业设计服务于单元整体规划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应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学习任务群的安排应注重整体规划。以单元作为作业设计的基本单位,符合教师对日常教育教学的理解与操作,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单元作业设计前,要有合理的单元整体规划,要先有单元教学目标,后有单元作业目标。范例:活动·探究单元教学规划(见表1所列)任务安排活动项目活动任务课时安排活动目的新闻阅读课内阅读:比较阅读各类体裁的新闻,初步了解新闻作品的特点。对比阅读《消息二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课时)消息结构特点对比阅读《飞天凌空》《一着惊海天》(2课时)新闻语言特点阅读《国行公祭》(1课时)新闻评论特点课外阅读:浏览报纸、新闻网页,对比不同体裁的新闻异同课后搜集最新报纸、新闻网页,整理不同体裁的新闻各一篇,开展新闻分享课(1课时)新闻体裁特点新闻采写班级小记者团成立,新闻采写项目任务单分组分工、确定选题、设计提纲(1课时)运用所学新闻知识进行采访、写作;了解并模拟新闻报纸出刊流程课外模拟采访,了解报纸形式课后采访、整理,组内修改展示(1课时)课堂分享:哪则新闻可以上头条?以同学们的作品为例,分析归纳“上头条”的几大要素(1小时)成果展示小组分工合作,编辑小组报纸,校内张贴展览,师生共赏新闻表1活动·探究单元教学规划表作业目标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有助于保证作业内容的可理解性,避免因为作业内容的陌生,导致作业难度加大,从而加重学生的负担,也有助于地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课堂教学由于受到场地、时间等限制,往往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不足。作业作为一种课外学习任务,应该在适当巩固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更加发挥课外时空的学习优势。在核心素养、“双减”政策背景下,作业目标已经相应地从知识技能转向核心素养。因此,作业和教学不是简单的从属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共同保障课程目标的实现。要加强作业与备课、上课、辅导、评价等教学环节的系统联系,将作业作为学习活动的一部分。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就是完成作业的过程。教师布置作业时要把握时机,要有生态意识,要进行精心的过程设计,呈现出分阶、分层的态势。范例:语文八上第一单元冬奥来了单元作业设计双向细目表(部分)(见表2所列)课时题号题型试题内容能力目标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第一课时1实践题情感的理解和表达(朗读)√√2主观题新闻标题的特点,新闻结构的把握√√√3主观题新闻结构的划分,新闻要素的梳理√第二课时1主观题把握新闻的情感态度√√√√2主观题特写与通讯的对比√√√√第三课时1主观题字词积累、病句修改、句子赏析√√2主观题模仿写作、情境写作√√√表2语文八上第一单元作业设计双向细目表(部分)2.注重作业过程的指导作业的设计,不再只满足于出题。针对作业落实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还应突出学生作业指导,关心学生作业过程,用有效的手段促进作业效益提升。必要的时候,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活动的作业,要适时为学生提供一些完成作业的“脚手架”。脚手架是给予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一些关键“步骤”、关键“问题”指导,把复杂的作业任务加以合理分解,以便达到最终的学习结果。3.注重作业时间的协调“双减”政策明确指出:学校要确保初中书面作业平均时间不能超过90分钟。因此,对于作业时间的把控就非常重要。我们除了要考虑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还要考虑学生修改、订正的时间,自主学习的时间。因此,单元作业设计中,除了布置少而精的作业,还可以考虑作业形式的转变,布置“长周期作业”也是不错的尝试。当然,还应该考虑不同学科之间作业时间的协调。二、让内容“运”起来1.作业设计要“追根溯源”作业设计时,要追根溯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和指引,构建理论基础,只有充分对其研读,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扣紧初中阶段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