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陶行知育人理念下建构的学生社团实践运用路径本文以陶行知育人理念在学生社团发展中的指导意义为主要切入口,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小先生”学生社团发展为例,探究陶行知育人理念的当代教育意义。文章从学校实践经验出发,归纳总结了陶行知民主自治思想、教学做合一思想、经费管理思想在学生社团建设中的运用及其作用。2020年,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在杭州市富阳高教区建校,从这一年起,学生社团伴随学校开始走上了建设、发展、转型的“快速道”。从数量上看,截至2020年7月,学校注册学生社团共142个,其中专业社团58个,非专业社团84个。从质量上来看,截至2020年7月,学生社团共获得国家级奖项45项,省级124项,市级19项。在2020年4月《关于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现状调查》(以下简称《调查》)中显示,学校加入学生社团的人数超过75%,57%的学生每周参加社团活动,每两周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人数超过91.82%。在满意度方面,58.57%的学生表示很满意。社团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学校将陶行知育人理念运用于社团建设工作的实践中。一、将陶行知用于我校学生社团建设的现实需求。由于学校地理位置偏僻,校园周边配套设施较少。于是,在校团委的主导下,学生社团应运而生。工商学院提出了在学生社团中推行“小先生制”,直接将陶行知的“小先生制”育人理念运用到学生社团中。另一方面,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高职院校,重视与一线生产相对接。这与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教学做合一”又有不谋而合之处。二、陶行知育人理念的品性与学生社团建设1.实践性格陶行知对科学生活的理解,即:“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生行动,如此循环”。这种实践性格在学生社团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技能实践。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社团占比40.8%,有60余个学生社团与校外社會组织、企业建立不同程度的合作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关系,具有实践性;二是生活实践。和其他的学生组织不同,学生社团是基于学生兴趣爱好主动结交一起的组织群体,状态更接近于工作后的“同事”、“朋友”关系。学生在社团中实践这些关系的经验将对其走上社会后有指导作用,这也符合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教学思想。2.主体意蕴。最能体现陶行知育人理念中“主体意蕴”品性的是其关于学生自治问题的重视。在其看来,“自治”就是“指自己管理自己,有自己立法、执法、司法的意思”。“主体意蕴”是学校建构学生社团体系时有意培养的品格特征,“自治”则是实践过程中的现实需要。无论是学生基于实践基础自觉建构社团管理制度,还是“小先生制”中社员的相互学习,都是学生“主体意蕴”的现实表达。另一方面,在《调查》中,有45.27%的社团成员表示想积极参与社团的组织领导事务,可见大多数社员想发挥自身在社团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三、陶行知育人理念在我校学生社团建设中的现实运用。1.民主自治思想在学生社团制度中的运用陶行知认为学生自治包括三层意思:“学生”是指全体学生;“自治”是指自己管理自己;“学生自治”是一种学习自治的过程,其本质是突出学生在学校办学中的主体地位,是学生团结起来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这一理论在杭科院学生社团建设中有显著体现。校社联在经过调研、走访后出台了《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活动管理条例(试行)》等五项条例。实现了学生自主议事、自主立法,履行自治职能的民主决策行为。社联主动发掘自身在社团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走上自身转型升级之路,开始自主自觉地对学生社团实行精细化管理。除了制度建立,学生主动还为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找对策。针对学生社团量的发展快于质的发展,个别社团存在管理乱象,校社联推出社团分级评定制度(即星级社团评定制度),组织由社联工作人员、社长、社员、非社员、老师组成的评级委员会(其中老师人数少于总人数的10%),对所有学生社团进行全面评估,颁布星级。2.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学生社团活动中的运用“教學做合一”思想是陶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