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生党支部堡垒作用发挥的实证研究[摘要]国防生党支部为保证国防生过硬的军政素质、铸造国防生强烈的军魂意识、打牢国防生献身国防的思想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国防生的在校大学生和后备军官的双重身份决定了国防生党组织建设的复杂性。大力加强国防生党支部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不断改进国防生党支部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关键词]国防生党支部;党员;堡垒作用[作者简介]韦佳培,广西大学国防教育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刘秋生,广西大学国防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广西南宁530004;吴洋滨,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骨干教师,硕士,广西南宁530008[中图分类号]D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728(2020)07-0111-04“国防生”是我国特有的名词,但这种依托高等教育培养军官的做法却不是我国独创,而起源于美国。1916年美国国会通过《国防法》,将这一培养模式加以制度化和法律化,美军又在《2020年联合构想》中明确提出,招募和保留具有献身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美军建设的头等大事。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军事强国同样依托国民高等教育培养军官,如俄罗斯100%的军官都受过高等教育,英国军队受过地方高等教育的新任军官接近100%。国外对后备军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主要有奖学金激励和高等教育吸引两种。我国是从1998年起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试点开展国防生培养工作,与国际上的军事强国相比起步较晚。但一直以来,中国历届领导人对军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都非常重视。早在“三湾改编”时:毛主席就提出“支部建在连上”,以后又明确提出了“党指挥枪”的原则;xxx指出“只有支部工作做好了,战斗力才会增强,与人民的联系才会密切,部队的政治质量才会提高”;江泽民强调“抓基层要从党支部建设抓起,党支部真正成了坚强的战斗堡垒”;2020年5月胡锦涛主席又作出重要指示,要大力培育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国际和国内形势日趋复杂、多变,这对我国军队素质特别是军队干部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发[2000]9号文件《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将培养军队干部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一项任务加以法制化、制度化。截至到2020年11月国内有在校和毕业国防生近10万,年度毕业人数达到军队生长干部补充总量的30%,国防生已经成为军队干部的主要来源。因此,国防生在政治上是否合格,是否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稳定。2020年,教育部、总政治部下发《关于加强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施意见》,要求国防生“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指挥。”随后,教育部、人事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和总装备部等六部门又联合印发《国防生教育管理规定》,进一步提出国防生毕业时党员比例一般应当达到60%左右的具体要求。国防生的党组织建设越来越受到国内各级各部门的重视。一、关于国防生党支部建设的研究综述我国目前在国防生党建方面系统的研究并不多见,“国防生党建”方面的研究大致包括国防生党建的重要性、目的、意义、国防生积极分子和国防生党员的发展教育等方面。综合“国防生思想政治”方面的研究以及目前一些签约高校的内部刊物(如华南理工大学国防教育学院主办的《华园砺剑》等),可将相关研究分为以下4大类:(1)先进事迹、榜样示范型。这种形式采用现身说法,通过国防生的“身边人”介绍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使其产生心灵的共鸣,从而内化为思想上的升华,起到教育的作用。(2)被动一互动一主动型。这概括了目前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最为常见的三种教育管理的方式,包括教育方法上的单项灌输到多向渗透的转变,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将被动的管理转变为主动的自治,将传统的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和网络阵地相结合。(3)主体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