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原创题)《西方政治制度史》中提到:“总统虽由两院议员选择产生,并在某些方面受到议会两院制约,但仍拥有巨大的权力。”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国的政治制度()。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解析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的规定,法国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故选C项。英国和德国没有总统,排除A、D两项;美国总统是由选民选出,排除B项。答案C2.(2013·温州十校联考)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A.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B.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C.两大政党轮流组阁D.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解析法国的政体是共和制,宪法规定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在议会与内阁和总统关键职位中,可见,总统职权是完全受宪法制约,并且法国也并不是两党制,是多党制,立法与行政权不合一,是分权,B、C、D三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答案A3.(原创题)《大国崛起》:“1789年之后……法国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革命,两个帝国,两个王朝,还有两个共和国。……在反复的革命和复辟过程中形成的共和派与君主派,在相持了半个多世纪后,终于不再选择激烈的对抗。”斗争的结果是法国()。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C.两派的政治权力均分D.资本主义发展严重受阻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789年”、“半个多世纪后”,由此可判断是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法国进入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时期,故答案选B项。A、D两项说法错误,排除;资产阶级共和派掌握了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和总统等关键职位,故C项说法错误。答案B4.(改编题)法国有权批准参与下图会议的是()。A.总统B.参议院C.众议院D.内阁解析依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缔结条约的权力,故答案选A项。参议院和众议院拥有立法权,经众议院同意总统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总统有权解散众议院,排除B、C两项;内阁归属总统任命,排除D项。答案A5.(2013·郑州模拟)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并统率武装部队,行使行政权”,而且“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同享有创议法律之权”,同时又规定“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共和派力量的强大B.君主派力量的强大C.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D.启蒙思想的深入人心解析本题考查了1875年法国宪法。根据所学,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而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本题选C项。答案C6.(原创题)1905年,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为了挽救自身的统治危机,清政府首次派出以王公大臣为首的考察团去欧美日等国考察政治,此次考察团出洋,对德国的宪政考察尤为仔细,收获颇多。对德国宪政最感兴趣之处在于()。A.实行议会制度,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B.宪政之下,皇帝掌握国家大权C.宰相由议会选举产生,不能世袭D.德国宪政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解析五大臣出洋考察,对德国的君主权力专制色彩浓厚最感兴趣,清末宪政仿照德国宪政,实质实行君主专制,故选B项。封建统治者不可能让人民拥有权力,排除A项;C项说法错误,宰相由皇帝任命,排除;清政府不希望发展资本主义,不可能对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感兴趣,排除D项。答案B7.(改编题)对右图说法,正确的是()。A.在德国统一过程中,俾斯麦功绩伟大而导致德意志帝国宰相成为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B.由于德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俾斯麦权力高于威廉二世C.依据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俾斯麦的权力来自于威廉二世的授权D.二人的权力关系与英国国王和首相的权力关系相同解析依据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威廉二世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宰相的权力来自于皇帝的任命,故C项正确。A、B两项说法错误;英国首相的权力来自于议会,与德国宰相的权力来源不同,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