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化与城市信息化城市化以工业化为前提,工业化的发展又推动着城市化的进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在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来说,城市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同时,我国城市又面临信息化问题。城市信息化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新主题与新动力,是解决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难题的重要途径。一、城市化与城市信息化要同步进行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我国1949年刚解放时有城市136个,到1985年底增加到324个,1995年达到640个,2002年达到668个。1949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10.6%,目前已达到36%。预计到20XX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5%,20XX年将达到58%左右。可见,城市化是我国今后面临的一项非常艰巨而重大的任务。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温家宝总理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指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党中央顺应时代进步潮流和世界发展趋势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环节,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城市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关键,城市信息化将为推进整个国家的信息化建设积累宝贵经验。信息化在城市化进程中能够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问题的根本出路,城乡协调发展是社会稳定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信息化能够在资源配置方面改变传统空间关系,从而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我们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突破城乡地理界限,填平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数字鸿沟,促进城乡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互动。(2)现在人类已进入世界范围的城市化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新阶段。城市化不仅可以为工业化提供便利的交通、快捷第1页共7页的信息、良好的市场、发达的科技与教育以及先进的城市设施等必需的条件,而且可以大大增加有效需求。然而,要实现城市现代化,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3)城市化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服务对象,第三产业是发展不起来的。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会给第三产业带来快速发展的机遇,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信息产业,特别是信息服务业,包括信息内容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是第三产业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信息化过程需要大量的软件产品、硬件设备、咨询监理、技术支持、信息服务等,这都会为城市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当前城市就业难题。(4)城市化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城市教育事业发达,集中了大量的大学、中学、小学以及职业教育院校,市民文化素质普遍较高。城市工作、生活节奏快,市场竞争激烈,有利于人的工作效率。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传统教育方式已经很难适应人才培养要求。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远程教育、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是加速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信息化手段可以把人们从许多困境中解脱出来,如减少机械的重复劳动,方便获取各种信息,快捷地办理各种事务等,从而进一步提高人的工作效率。(5)城市化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城市化不仅能合理节约地利用土地,而且有利于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和其他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而以信息资源部分地替代自然资源和能源,以知识投入部分地替代自然资源和资金投入,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和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对于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水资源规划,可以提高规划的效率和科学性。(6)城市化能够促进人力资源流动,使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可以更好地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经济增长和出口增长中的作用。城市信息化将带动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而我国现阶段的信息产业,特别是信息第2页共7页产品制造业和信息内容服务业,是劳动密集型的。电子产品组装、信息中介服务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同时,利用信息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