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教学设计学段高段学科小学语文学校执教8号课题《海伦·凯勒》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海伦在逆境中战胜困难创造奇迹的勇气,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2)感悟沙利文老师爱的力量;(3)联系实际,积极努力地从海伦的生命历程中汲取自己前行的力量,不断丰富自己的生命历程。2.知识和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通过朗读体会海伦不同时期的人生经历,理清脉络,提取信息,感悟人物形象。(3)认识引号的不同用法。3.过程和方法:(1)能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朗读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2)探究课文选取典型事例将人物形象写具体的方法,体会作者选材与构思的精妙。(3)探究海伦取得成功多方面的因素。教材分析(含重、难点)本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海伦•凯勒。文章截取了海伦幼年生病,在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盲文,在萨勒的帮助下练习说话,最终获得成功的几个片断,表现了她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以及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抓住关键词句,更准确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3.探究作者选材的精妙,课文为什么浓墨重彩地详细写了海伦学会用手指“说话和学会真正说话这两件事?教学方法、手段1.自主探究法。自读感悟,体会人物形象,体会文章的写法。2.情境导读法。通过描述性的语言引起学生共鸣,感受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对生活的热爱。3.合作学习法。对文章的选材特点在小组中讨论交流,最终形成结论。4.图片演示法。通过盲文的图片等资料给学生直观感受,更易于理解海伦的内心世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认识传奇人物1.学生齐读课题。2.学生齐读书名。1.师述: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传奇女性。她度过了87年无光无色的孤独岁月,但是她却永远留在了世人的心中。想起她,总是让人感动,她就是——(指读课题)2.海伦凯勒的一生是传奇的,她把自己的故事写成了一部书,激励了全世界无数经历着苦难和不幸的人,重新找到希望。这部书就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导入课题后,通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部书让学生知道,书很长,课文很短,是如何能同样打动人的。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欲望。二、初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1.大声读课文,把文章读通读顺。2.默读课文,把阅读感受浓缩成词语写在相关的故事情节旁边。3.选择一个感受的最深的语段大声练习朗读,把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4.全班交流朗读感受。1.这部书是海伦自己写自己的故事,让人感动。课文呢?是别人写海伦,只写了千字左右,同样也触动心扉。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走进这位传奇女性。2.(分层提出读书要求)学生在放声朗读和默读课文时,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教师指名读。根据学生自由选取语段朗读的情况,进行评价,逐步引导学生把相关语句读得更好,感受更深刻,引起共鸣。同时关注生字词,随机教学。高年级课堂第一课时不能忽视朗读的训练。我们从整体入手,尊重学生的个体阅读行为,交流学生读文后对人物的感受,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同时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上,真正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三、再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1.学生自读名著便览。2.浏览课文,思考文章选取了海伦的哪些事例详细描写?3.比较板书上的学会“说话”和学会说话,联系课文,通过比较两个“说话”的不同含义,体会引号的作用。1.通过读书,我们读出了海伦的不同形象,现在我们来看看课后的名著便览是怎样来评价海伦的,请你自己读一读。2.(出示名著便览)教师导读,强调“盲聋哑”“哈佛大学”“14部著作”“英雄偶像”等词。3、引导学生探究:作者选取了海伦哪些事例详细描写。4.交流板书(板书:学会“说话”、学会说话。联系课文,通过比较,体会引号的作用。)从课文提供的名著便览提取信息,引出学生对文章选材的思考,从而全盘考虑文章的结构脉络,再一次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四、关注语言,体会选材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