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青团工作的新走向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坚持不懈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致力经济建设,投身改革开放,开创文明新风,维护社会稳定,留下了开拓进取、不懈奋斗的足迹,谱写了历史的新篇章。在新的形势下,企业共青团面临着挑战和得到了大好的发展机遇。一、面临的挑战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是转换经营机制,抓好“三改一加强”,加快培育市场体系,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党组织殷切期望共青团进一步动员和带领广大青年,为完成经营目标而努力工作。新的形势、新的任务,给共青团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和挑战。因此,要求企业团组织在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更新和转变。1、团的领导方式受市场经济运作方式的挑战市场经济运作特点之一是市场主体(厂矿企业)自主权的扩大,政府由指令性领导转变为指导性领导。企业共青团工作中传统的带有浓厚行政化色彩的重指令、轻指导的领导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实践,同样应该给基层团组织以更多的自主权,它们需要上级团组织提供更多有效的政策指导、信息指导、典型指导。因此,建立新型的指导体系,将成为当前转变团的领导方式的一个取向。2、团的工作内容面临经济主线的挑战过去,团的工作更多倾向于思想政治工作,以政治代替经济。但是,当前搞好经济建设就是最大的政治,这就要求团的工作内容在保持一定的政治教育性的同时,加大其经济性质,也就是更多地转向立足本职岗位,更加注重经常性岗位学习、岗位成才、岗位奉献,来提高青工的政治、文化、技术素质。因此,深入开展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文明号活动,建立岗内的“参与渗透”与岗外的“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也将成为当前转变团的工作内容的取向。3、团的活动形式面临多种所有制成份的挑战第1页共7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份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是说,在不断深化改革中,在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团员和青年,其劳动、学习和生活将要接受不同的要求和待遇,原有的单一所有制形式下形成的团的活动方式也显得不适应。随着青年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的变化,将出现班上活动减少、班下活动增多,大型活动减少、分散性活动增加等变化趋势。因此,立足小型、分散、灵活、多样,注重质量、注重效益、注重示范,将成为当前活动方式的一个趋势。与此相应,青少年活动阵地将成为吸引青少年的重要活动空间。团的活动以往那些只求“声势大、影响大”,片面讲究“工作大规格、活动大规模”,结果往往是“雨过地皮湿”,缺乏实际效果。如团组织常抓的学雷锋为民服务活动,有的单位过去由于较多注重热闹的形式,动不动组织成百上千的青年上街服务,忽略了长期的扎扎实实的学习,往往适得其反。人们常用“雷锋同志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来形容它的不经常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的活动不仅要注意必要的活动形式,更要注重活动的实际效果。4、团的组织设置面临政府及企业机构改革的挑战多年来,团的组织机构设置大都与行政部门相对应,即按基层党组织所设的党支部、党总支部、党委,相应设置团支部、团总支、团委。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机建制,许多相对应的行政部门不复存在,企业也不完全按人员数量或资产多少定级别,再加上搞活经营中流动团员数量多,团组织将朝着按因需设置的趋势发展。5、团干部的素质面临市场经济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过去,选拔团干部较多注重其政治素质和活动能力,在市场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团干部不仅需要有优良的政治素质,还需要掌握经济、管理、技术等科技知识和业务能力,也就是说“共青团干部既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还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不断强化,团干部的工作注意力第2页共7页会受到影响。不难理解,以奉献精神为基本取向的共青团干部,在日趋活跃的市场经济的社会氛围里是不能不有所触动;也不难理解,部分团干部由于一时不适应而提出“共青团的跑道在哪里。”,以至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