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绘画中对于涂鸦的探讨——结题报告摘要:本研究采用实验班、对照班前后作品比较,对50名小班幼儿进行了美术涂鸦的实验研究,以探讨小班期涂鸦的价值。经过将近一学年的实验,实验班有针对地从涂鸦期过渡到描绘期。实验表明,涂鸦为幼儿作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开发了创造力,促进了动作发展,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关键词]小班;涂鸦;价值一、问题的提出。任何一个发展正常的幼儿,只要拥有“作画”的条件,都会作出各种形态的涂鸦。从儿童绘画发展来说,涂鸦期是幼儿绘画的准备阶段,涂鸦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活动。在小班绘画活动中,提供必要的涂鸦条件,鼓励幼儿涂鸦,是帮助幼儿养成绘画常规,激发并维持幼儿涂鸦兴趣的一种有效措施。所以,在涂鸦过程中,进行有效地引导,掌握幼儿涂鸦期的特点,为幼儿从自发走向自觉的艺术活动做出了最基础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准备。二、研究方法。(一)选择对象:通巨幼儿园小一班25人为实验班,小二班25人为对照班。这两个班发展状况较正常。通过前测,涂色“气球”,整体上对照班的绘画水平略高于实验班,幼儿年龄都在3~4周岁。(二)研究时间:实验班幼儿用两个学期进行研究。第一学期10月份—1月份,第二学期3—6月份,连续对实验班25名幼儿进行40周训练,每周20次,每次时间为半小时。(三)方法与步骤: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通过观察、评估等方法,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目标体系选择测验,并自选教学内容。通过前测与后测,探讨研究价值。(四)研究过程。1、选择内容。选择一些幼儿熟悉的并且感兴趣的事物,内容上体现循序渐进原则。首先要从动作发展上进行选择活动。第一学期有20次为涂鸦活动,有20次为手工活动。第二学期有20次为涂鸦添画活动,有20次为手工活动。每周涂鸦、手工各一次。第一学期内容分为三个段:第一阶段为1~8周,涂鸦以大面积涂色为主。有:乌云、彩旗、大树、香蕉、苹果、太阳、汽车、花。手工以泥工为主。第二阶段为9~16周,涂鸦以饶圈画为主。有:蜗牛、气球、花、棒棒糖、饶毛线、眼睛、糖果、果子。手工以剪直线为主。第三阶段为17~20周,以画横竖短直线为主。有:下雨、小兔吃草、水、小树。手工以剪曲直线为主的纸工。第二学期:开展各种绘画活动,以涂鸦添画为主,提供不同层次的半成品,将多种绘画表现结合起来。前后开展的活动有:(1)以圆为主:毛毛虫、糖葫芦、瓢虫、蝌蚪、蘑菇、煎蛋。(2)手指点画:小红花、小鸟、漂亮的裙子、长颈鹿。(3)以锯齿线与螺旋线为主:小草、鱼、房子、热气球、毛线。(4)线条与封闭圆为主:刺猬、乌龟、柳树、仙人掌、头。在手工方面,以纸工、泥工、剪贴画为主,穿插简单的折纸。2、具体实施。(1)第一学期活动过程。第一阶段:涂鸦以涂色为主。幼儿的兴趣较好,但还有4个幼儿涂色时常分不处画面得的界限,有偶尔发现幼儿在涂鸦过程中把画笔压断。手腕的动作发展较好,能运行通畅。但握笔时,有3人是握拳式,老师提醒了,还是改不了。手工以泥工为主,能团圆、搓的技能,兴趣很大。有3个不会团圆,只会搓,手指的灵活性不够。第二阶段:饶圈画兴致很高,每个幼儿都很积极参与,常把画纸画得满满的,但画面显得有所杂乱。饶圈技能每个幼儿都掌握了,他们喜欢饶大的,不喜欢饶小的。幼儿手眼之间的协调性已有所增强,对笔的运行方向还缺少一定的控制能力。手工剪纸方面,幼儿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拿剪刀对他们不大适应。有1个幼儿不会一只手拿剪刀剪,需两手拉开剪。他们基本上会剪碎纸,有一半幼儿会剪直线,手指间的力度有所增强。第三阶段:幼儿画横竖方向的短直线,兴趣一般,下笔时不是很准确。但幼儿开始注视涂鸦时笔的运行方向,能重复画一些短直线,能控制在画纸内,注意到了画与纸面的配置。在画下雨时,要求幼儿画短直线,可幼儿喜欢将雨点画成点,有三分之二幼儿画满五颜六色的雨点,他们对画有了一定的表达意图。在手工方面,剪纸兴趣很好,手指小肌肉有了一定的力度。大部分幼儿能剪一般的曲直线,有4人对曲线还有一定的困难,不会转弯,只会一刀剪。(2)第二学期活动过程。A、以画圆为主:教师画好一部分圆,幼儿进行涂鸦添画。画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