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高效课堂的故事陕西省凤翔县石家营中学李利萍走进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大手笔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改革的历史看,一些重大的课程改革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问题基本上都出在课程理念与教师行为的转化上。前不久,《中国教育报》记者在报道中所反映的“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涛声依旧”的现象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空间,是老师引导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主渠道,也是实现高效教学的主战场。改进课堂教学行为,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已经逐步成为我们全体教师的共同追求。“英语是通往世界的桥梁,”然而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单一。“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明显不利于学生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宽视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英语教师已进入更为理性的思考阶段——如何转变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学习的高效性。要让教师接受一种新的课程理念,认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这种新理念的进一步的感悟,而这种感悟只有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才是最有效的。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英语课堂教学,接受新的课程理念,努力实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在我县实行已经三年了,在这三年来我感觉高效课堂的实施使我们的课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我们的学生乃至我们的孩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谈谈我在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感悟,并和大家一起分享课堂中、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故事一:让张辉回到英语课堂开学不久,我发现张辉在英语课堂上,不是失神的趴在课桌上发呆,就是目不转睛的望着窗外,或者是不停的打扰同组其他同学的讨论,显而易见,他不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更不会快乐的获得知识,只会对这门课更没有兴趣,离课堂愈来愈远。针对张辉的一些不良表现,我对症下药。每节课都做到让张辉有快乐的回味和收获。例如,在学习《ATrafficAccident》一课时,课堂讨论中我精心设计了两个问题:1.碰见发生交通事故你会怎么做?2.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发生交通事故?问题一提出,学生们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各组学生争先恐后的汇集各种实际做法。我轻轻的走到张辉跟前,悄悄的对他说:“老师想听听你的独到见解,等会儿说说吧。”张辉没吱声,但看得出来,他已经重视了我的提议。在全班热烈的讨论之后,我特意让张辉第一个发言。他站起来一本正经的说:“如果我碰见发生交通事故,我就拨打120和122,如果要避免发生交通事故,那就呆在家里,不要出门啦!”显然,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是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是消极态度。正当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时,我及时制止并对张辉的发言给予了鼓掌表扬,然后我向全班同学说明了两点:“一是张辉同学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并且他遇事镇定,头脑清晰,有科学的救护意识。因为发生事故必定会有人员受伤,而我们不能随意挪动受伤者,以免造成二次损伤,所以要及时拨打120和122.二是张辉同学很诚实,尽管呆在家里不是避免发生交通事故的好方法,但他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就是好样的。同学们,你们认为张辉同学的发言怎么样?”顿时,教室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我悄悄看了一眼,张辉正带着收获的快乐不好意思的挠头呢。显然他已经明白了: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只要参与只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论它是对是错,老师都不会批评,更不会让其他学生嘲笑,自己会获得更大的快乐与自信。还有一次,在学习《MakeOurWorldMoreBeautiful》一课时,当小组讨论到“Canyougivesomesuggestionsonhowtoimprovetheenvironmentinourschool?”这个问题时,张辉主动站起来说:“我昨天打扫教室卫生了。”这句话似乎与讨论内容联系不大,但我很镇定,马上称赞他是个尽职的好孩子,因为他让同学们明白了: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平等、民主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理念,尊重是践行高效课堂的前提。只有尊重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做到平等,才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