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姜国俊[摘要]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当前的现状,论述了高职院校加强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指出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并从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必要性对策[作者简介]姜国俊(197卜),女,河北沧州人,沧州师范专科学校教育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和心理学。(河北沧州061001)[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XX)36-0099-0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很多职业技术院校的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导致出现了学生就业难而企业招不到需要的人才的现象。因此作为培养职业型、技术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一)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1995年8月,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人才,这类人才的主要作用是将已经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变成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在第一线从事管理和应用工作。这类人才一般可称高级职业技术人才。”①由此可见,高等职业院校应培养的是技术型(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人才层次是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其工作场合是生产第一线和工作现场;工作任务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更新,社会对一线技术性和实践性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高职院校应了解各行业各部门的需求,第1页共5页在教学和管理中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高等技术人才。(二)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现状1.学生就业难。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高校的持续扩招,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进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另一方面,高校培养人才的素质和社会的需求,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定位与现实均存在一定差距。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很少考虑工作岗位是否适合自己,更没有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系统的规划。只关注工作条件、薪酬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导致择业意愿和社会需求的脱节进而造成就业难。2.企业对高等技术性人才的迫切需求。据统计,即使在金融危机影响严重的时期,XX省技能人才缺口也高达71.5万人。在一些人才交流市场也会经常看到同样的现象:一方面,揣着学历亟待就业的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强调的是工作经验和技能,招不到合适的人选。这说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和企业、行业各部门的人才的需求之间有一定差距。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应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己的培养目标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的素质除了传统的素质教育要求之外,高职院校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素质的培养。(一)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学校有(范文先生网)所不同,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型、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能人才。这样的人才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能活学活用,所以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都要侧重应用性。学校要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边学习理论边操作实践,使学生具有熟练运用职业岗位主要工具的技能,能够胜任以后的工作。第2页共5页(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也是传统的素质教育所强调的,但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应注重以下心理素质的培养:1.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要对自己的能力、地位、处境和发展前景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有正确地认识自我,才能有一个正确的职业定位和发展目标。此外作为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还要具有革新的意思、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自我创业的观念。2.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挫折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