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三年级语文《回自己的祖国去》课件【三篇】【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回自己的祖国去》课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本课15个生字,学会“封、借、初、渊、博、令、敬、佩、遗、憾”10个字,能正确读写“别致、渊博、敬佩、遗憾”。能力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2.能抓住重点词语如“总算”、“斩钉截铁”来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情感目标:知道除长城外还有哪些是中国人的骄傲;知道自己怎样做才能报效祖国。教学重点:熟读课文,能根据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教学难点:理解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国。教学过程:一、导入。昨天晚上,同学们阅读了《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篇文章讲了谁,说了他的什么事情?(指名学生说一说),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钱学森在美国的生活、工作条件都非常好,可是,当他听到新中国成立后,却毅然决定回国,敌人的*没有吓倒他,经过5年的艰苦斗争,他才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和钱学森博士有同样经历的科学家,他就是我国的数学家华罗庚(板书课题:回自己的祖国去)。学生齐读两遍。二、新授。(一)老师简单介绍华罗庚。(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2.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型,运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等方法理解词语。3.读通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边读边标上自然段序数。(三)检查自学。1.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学习情况。(1)学生同桌互相读一读本课全部生字,沟通自学生字的情况。初:左边是衣字旁,不要少写一个点。令:与“今日”的“今”区分,不要少写点。华:“华罗庚”的“华”:读四声,不读二声。冲:“冲着”的“冲”读四声,不读一声。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撼:“遗憾”的“撼”可与“感动”的“感”比较,加深记忆。授:“教授”的“授”可与“接受”的“受”比较,加深记忆。(2)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2.检查读课文情况老师可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听老师什么地方高,什么地方低,轻重、缓慢是否一样,让学生体会华罗庚与妻子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以后的激动心情。(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2)分小组讨论:课文主要讲了华罗庚的什么事情?他为什么要回国?(四)回顾总结。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了什么,自己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弄明白,指名学生说一说,老师适当补充,并提出期望。板书设计:回自己的祖国去华罗庚祖国解放了妻子斩钉截铁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1950年初春旧金山海湾登上船舷【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回自己的祖国去》课件#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要求: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同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教育学生树立为祖国服务的志向。知识目标:运用自学结合老师指导的方法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默读听读,思考并理解课文内容。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到祖国去。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同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2.教育学生树立为祖国服务的志向。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华罗庚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引出画像,介绍人物。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出示画像)提问:同学们,这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你认识他吗?(华罗庚)2.介绍华罗庚。华罗庚是中国的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36年赴英国留学,1946年赴美国,1950年回国。他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讨论,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3.板书课题:回自己的祖国去。4.根据题目质疑。问题:华罗庚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二、初学课文,认识生字。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能适当停顿。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情况。提醒注意:华是多音字,当姓讲的时候读作“huà”。3.同桌互相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标出自然段。(十四个自然段)4、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意思。三、学习课文内容,体会情感。1.学习第一至九自然段。(1)默读第一至九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天总算盼到了”,“这一天”是哪一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