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墨子“兼爱”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墨家学派和儒家在战国时期被并称为“世之显学”(《韩非子-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用”“节葬”,十大思想主张,并以“兼爱”为核心,其他九项作为“兼爱”的基础深化与拓展。墨子谈兼爱,可惜生在一个弱肉强食的版图吞并时代,统治者只看中他的守城术。但是他的“兼爱”思想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对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繁荣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墨家兼爱现实意义abstract:mohistandconfucianisminthewarringstatesperiodwasknownasthe"world'sschooloflearning"("hanfei-significantlearning").heproposeda"universallove","non-offensive","wise","stillthesame""heaven,""mingghost","non-life","music","prudence","festivalfuneral",tenthoughtadvocates,and"universallove"asthecore,theothernineas"universallove"basistodeepenandexpand.mozitalkaboutuniversallove,unfortunatelyborninaneraofjungleterritoryannexedbytherulersdefenderslookinhissurgery.buthis"universallove"thinkingintoday'sincreasinglysophisticatedmarketeconomy,harmony,prosperityandsocialrelationshipshaveapositivesenseofbuildingaharmonioussocietyhasacertainpracticalsignificance.keywords:mo-tse;universallove;realisticsignificance兼爱: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完全的博爱,与儒家的亲亲相反,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五千多年历史长河滚滚,神州孕育出灿烂繁荣的华夏文化,而中国政治思想则是璀璨华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国政治思想形成了以深层次文化底蕴为内涵的文化体系,在整个体系中第1页共5页先秦诸子思想为中国文化的根脉所在,无疑该特别重视,其中最重要的儒、墨、道、法四家中,墨家又尤其不可忽略。其思想对今天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会有怎样的借鉴意义。一,“兼爱”的理论背景任何思想的产生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同样墨子思想的产生也离不开春秋战国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墨子(约公元前480—前393)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正值中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这一时期的周王朝势力衰微,已经无力维护大一统的局面;社会上因诸侯争霸、贵族倾轧导致战火连绵、民不聊生、纲纪废弛、礼乐崩坏。这种动荡的社会局势使处于社会下层的庶民、奴隶等倍受摧残。墨子出身工匠,是小私有劳动者和平民中的一员。墨子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当时的社会现状使他对这种摧残有深刻的感触,因此,他的思想中含有反对贵族统治、诸侯争霸,渴望稳定有序的社会秩序的内容;同时,他关注平民的劳动者的社会经济生活,渴望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反对传统的周礼和法制度。立足于混乱的现实,墨子提出了其思想的核心即“兼爱”思想。“兼爱”是墨子十大主张的核心思想。墨子的“兼爱”是把“爱”的观念社会化。“兼”有“兼顾”,“无差等”的意思,也有“相对”、“相互”的意思,“兼爱”便是相互无差等的一种普遍的爱,如《墨子-兼爱下》中所说的“譬之日月,见照天下之无私也。”这种普遍的爱要求人们相互地,平等地爱。爱人之国如爱己国,爱人之家如爱家,爱人之亲如爱己亲,爱人之身如爱己身,无差别的泛爱众生。墨子认为“兼相爱,交相利”是治理国家,稳定天下的良方,只有“兼以易别”的博爱,全然无私的爱才能实现理想的和谐世界,改变社会混乱和动荡的现象。二,尚贤也是墨子“兼爱”思想的重要体现墨子重视贤士的作用,强调尚贤的重要性,提出不论出身高贵与低贱,一概以贤否衡之而决其举黜,认为尚贤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乱。这就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界限,反对世卿世禄和任人唯亲的主张。墨子认为,对君主而言,没有比用贤更为紧迫的了,。并且墨子主张不拘一格地尚贤使能,应第2页共5页“不辨富贵、贵贱、远近、亲疏”。并且墨子主张要给贤者提供一定的物质利益,也包括精神激励。对贤者,要“富之,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