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大对法院的监督摘要。在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法制建设的大背景下,司法公正犹显重要。司法公正需要一个完善的司法制度,还需要行使司法权人追求司法公正的高尚情操。在我国现阶段下,确保司法公正,与人大对法院的监督工作密不可分。人大监督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最具法律效力的监督。我国审判机关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独立审判,需要人大监督,更需要人大保障,使法院能更好做到公正执法。关键词:司法公正;人大监督;法院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大对法院的监督具有充分的宪法和法律依据。我国宪法第2条、第3条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统一的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接受它的监督”。宪法第104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述规定表明,宪法明确赋予人大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职责和权力。由此可见,我国的审判权派生于立法权,审判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按照宪法设立的行使国家审判权的特殊机构,它有义务接受权力机关的监督,人大依照宪法规定对审判工作进行监督应是毫无疑义的。此外,《宪法》第62条、第67条、第101条、第104条、第12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l条、第4条、第17条也对人大与法院的关系,人大对法院的监督作了一些具体的规定。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通过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才能体现人民权力的实现。不通过监督工作,也就无所谓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从监督中看到了自己的主人翁法律地位得到真正实现。人民法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两者的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人大的监督方法,加大监督力度,在人大与法院之间建立起良性的监督关系,对做好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确保正确行使审判权,维护司法公第1页共7页正具有积极作用。一、新时期人大监督的重要性监督权是宪法赋予人大一项重要职权。加强人大对法院的监督,使审判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处于人民的监督之下,对促进法院各项工作依法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一)加强人大监督,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公正严明的司法是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和有力保障,是打击违法犯罪的有力手段,同时也是法治社会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救济措施。近年来,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存在的裁判不公和司法腐败反映强烈,人代会上人民代表对此也深表关注。法院中少数“害群之马”的枉法裁判和腐败行为确实严重损害了人们对法律的信念和信心,动摇着人们刚刚逐步树立起来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人大对司法的监督不仅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重要职权,也是各级人大的重要职责。加强人大的监督,有利于促使司法人员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职责防止渎职、失职,加强廉洁自律防止徇私枉法;有利于促使司法人员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防止冤案、错案的发生;有利于促使司法机关加强廉政建设,真正做到严肃执法、公正裁判。人大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法院的工作提出意见,并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缺点和错误,纠正执法不严的现象,保障宪法和法律的正确实施,有效推动审判工作健康发展,从而促进司法公正。(二)加强人大监督,有利于增强审判机关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加强人大监督是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切实做好司法为民,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是指导审判工作的中心思想。十六大报告充分阐述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就要求审判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司法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真正做到司法为民。也就是说,法院工作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必须能切实维护人第2页共7页民群众的利益。而人大作为人民群众的代表机构,是人民群众利益的集中体现,法院只有自觉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