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四重特性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信息网络化的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得到了全面升华和拓展,也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而这些发展,都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所决定和制约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四重特性,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政治性、时代价值性和社会综合性。其中,科学性是前提和基础,政治性是内在本质,时代价值性是突出表现,社会综合性是结果和归属。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政治性;时代价值性;社会综合性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3-0023-03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夺取革命和建设伟大胜利的传家宝,是实现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的保证,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信息网络化的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得到了全面升华和拓展,也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而这些发展,都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所决定和制约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四重特性,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政治性、时代价值性和社会综合性。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系统的知识体系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生命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拥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发生发展规律。“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第1页共4页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1]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拥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发生发展规律,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对人们科学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目的在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受教育者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改造他们的主观世界,重塑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其二,是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列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俄国革命和苏维埃政权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的伟大转折,使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得到了创新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正是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才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前提。其三,采用的是一整套科学的实施方法。方法是否科学决定着我们的行动是否能取得成效,“当精神一走上思想的道路,……它可以立即发现,只有方法才能够规范思想,指导思想去把握实质,并保持于实质中。”[2]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还在于其拥有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譬如,获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过程中的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社会调查法等;思想政治教育操作过程的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法等基本方法;疏导教育法、比较教育法、典型教育法、自我教育法、激励感染教育法等一般方法;预防教育法、心理咨询法、思想转化法、冲突缓解法、综合教育法等特殊方法等。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拥有一整套科学的实践操作方式和方法,第2页共4页这些方法都极大地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其四,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