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七个原则 VIP免费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七个原则 _第1页
1/4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七个原则 _第2页
2/4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七个原则 _第3页
3/4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七个原则福建省厦门一中始终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当作德育工作永恒的主题。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结合学校特点,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探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综合效应,总结了七个原则,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起了积极的作用。1.针对性原则。《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指出: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人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这就是针对性原则。从心理发展特点来看,中学生心理具有过渡性、闭锁性和社会性特征。我们要特别关注中学生个性发展,关注其独立性和自尊心的发展,关注社会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从思想道德状况来看,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应是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主流。但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青少年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从青少年身心特点和精神面貌的实际出发,我们提倡热爱祖国先要从热爱家乡做起,从热爱学校.热爱班级故起,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的作用,充分利用学生记者团.学生电视台和各种社团活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寓教于乐。2.情感原则。《若干意见》指出: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们的任何认识和活动,都是在一定情感推动下完成的,积极的情感能焕发出惊人的力量。爱国情感是支配人们爱国思想行动的重要因素,也是产生爱国思想行动的巨大动力。因此,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中,就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要培养学生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对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光辉革命历程的自豪感,对祖国巨大成就的喜悦感以及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尊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严感和责任感。爱国情感的培养要从具体内容着手,在教育实践中培养。我们抓住国旗班的教育、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重大的节庆假日及载人航天成功等重大事件的教育契机,通过宣讲.班会、实践活动.宣传栏、学生电视台.广播站等途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3.认知原则。《若干意见》指出: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同时指出: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这就是认知原则。课堂教学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渠道。初一培养爱国情操树立崇高理想》,初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初三健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课题。在思想政治课中,有些课题并不直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但可以进行恰如其分的渗透,如初一征确看待自己增强自尊自信》一课,可引用自觉维护祖国尊严和荣誉的事例进行说明;初二征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一课,可强调正确行使宪法和法律规范的公民权利,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初三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一课,可有机地讲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具体行动。总之,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充分挖掘思想政治课中蕴含的民族精神,结合国内外时事要闻,发挥思想政治课主阵地作用,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机地贯穿于政治课教学中。认知原则要力求完整而有效。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只知道什么是爱国主义远远不够,还要懂得为什么要热爱祖国?怎样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所以,对每一个爱国英雄模范人物,我们着力挖掘他们光辉思想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爱国主义思想的精髓.鼓励学生不仅要了解英雄的壮举,更要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4.渗透原则。中宣部、教育部日前制定并印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七个原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