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在农村中学的探讨摘要:本文采用大量文献分析法、比较法,分析了我国农村中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几条加强农村中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得出重视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和谐建设,可有效促进农村中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结论。关键词: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农村中学【中图分类号】C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20)07-0102-01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社会逐渐向国际化、全球化转型,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农村中学的教育、校园建设的影响非常大。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传统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弊端重重,为适应新社会形势农村中学应不断创新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发展。1农村中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1精神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问题。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社会经济、教育逐渐向全球化、国际化转型,社会转型给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全球化、国际化的冲击使部分农村教师、学生失去自我,在海量信息的冲击下开始走向低俗趣味,审美界限模糊,学生和教师独立思考和选择的能力逐渐下降。学生在高科技下逐渐向娱乐至死的物种靠近,沉迷暴力游戏、网络等新事物,导致农村部分中学生暴力倾向明显。在新闻中经常可看到中学生校园暴力事件,严重者甚至威胁农村中学生的生命。社会转型后多元文化成为聚焦点,影响中学生思维、行为方式和思想道德教育,部分中学生过于追求个性过于自我,反传统、反权威意识不断提高,不遵守校园纪律,轻视思想道德品质,不尊重中学思想道德教育,导致校园校风倾向不和谐。此外农村中学不重視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导致中学校园人文精神缺失也是学生在新形势下无法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世界观、文化观的主要原因。农村中学由于校园文化建设资金不足,导致物质文化建设资源匮乏,大部分农村中学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没有图书馆,或者图书馆流于形式不能共享给学生、教师,体育基础设施不完善,在各种硬件设施中缺乏人文精神元素,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宣传不够,精神文明、道德文明、校园文明不突出,导致中学校园缺乏浓重和谐气氛。1.2制度和行为建设问题。农村中学和谐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校园和谐发展理念在实际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落实不够,我国绝大部分农村中学没有建立现代中学制度,导致中学组织管理结构权力松散,教师自由权比较大,不注重校园人际关系和组织协调性整合,导致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困难重重。在行为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中学生诚信缺失,网络道德观不正确,教师缺乏科学创新精神,为了节约脑力、劳力照抄照搬教学成功经验,不考虑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致使新教学研究成果不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校园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人际关系不和谐,校园人际关系逐渐偏向经济化、利益化,中学校园文化活动品味低,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为此,我校提出“中华十德”,即孝、仁、勤、礼、信、智、忠、义、勇、廉。在做好“中华十德”的同时,再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好平安和谐平等发展平民子弟学校,创建广西农村初中优质品牌教育,服务全陵人民百姓幸福发展。这样一来,必定能构建出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2农村中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2.1正确认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农村中学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前提是正确认识我国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其具体做法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用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农村中学教师和学生的思想,通过教育使农村中学生具有爱国精神,用xxx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指导思想激发农村中学教师、学生的创新热情,用时代精神指导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使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与时俱进。用八荣八耻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思想观,促进农村中学校园和谐文化的发展。再结合我校“校训三风”,围绕和谐思维建设校园文化,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