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与学生成长成才的研究【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中职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实课程改革精神、拓展社团建设资源三方面详细分析中职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与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系、作用。【关键词】中职学生社团课程化推广价值【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1B-0013-02中职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建设具有独特创造性,符合学生成长成才基本要求。从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到社团活动课程制定与落实;从社团活动课程资源整合,到打造品牌社团,都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众多推力。中职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可以让更多中职学生获得自由、个性、健康成长。加强中职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建设,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诉求,与学校发展方向相一致,具有极强社会效益性。规范中职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建设,规范学生成长成才教育行为,能够创造更为丰富的社会教育价值。学生社团活动纳入课程化管理,是一种创新实践。成功的社团活动课程实践,自然造就更多成长成才机会,可以让更多中职学生矫正成长方向,增加更多发展选择,为将来顺利就业创造良好条件。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社团活动课程建设推广的基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最优质推广资源赢得相关市场。规范社团活动课程管理,制定课程执行相关制度,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制度条件。(一)社团活动课程规范化管理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之后,课程安排设置与管理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为确保社团活动课程顺利展开,学校对社团活动课程进行统一设置和安排。首先是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场地、定内容、定计划。每一个学期,从开学后第三周开始,周三下午的第六、第七节课和晚自习时间,为社团固定活动时间。其次是场地使用,因为学校场地条件有限,本着一室多用原则,适当调配。其三是活动内容设计,由具体社团活动课程辅导教师和学生共同选择。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其四是课程执行计划设计,也是由学生社团和相关辅导教师共同协商制订。社团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管理,学校给出了具体要求。第一,专业辅导教师要认真备课上课,并开展相关教研监督检查。第二,对社团活动课程执行情况进行相应考勤,并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到学校。第三,选择相应形式展开,定期展示学习活动成果。第四,定期进行专题研讨,探索社团活动课程建设规律,提升课程执行效果。(二)社团保障制度化管理学生社团活动课程执行过程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驾护航,社团活动课程和其他文化课程、专业课程一样,都需要有相应的关联制度给予监督辅佐。准入制度、考勤制度、教研制度、组织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都是必要的教学管理措施。特别是考核机制,对不同社团产生的激励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促使各个社团展开“比学赶帮超”活动,通过检查、评比、展示、汇报等形式,促使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课程建设,提升社团活动课程规范化。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是发展大势,为确保社团活动课程建设的高效快速推进,学校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要有针对性,学生社团活动主体是学生,发动更多学生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在学校范围内掀起社团建设高潮,对培养专业化人才有特殊意义。学校可以通过校报、校刊和学校网站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促进学生社团活动的不断创新。二、落实课程改革精神,激发学生主动成长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构建,在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建设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精神依然成为社团活动课程建设的关键。创设多元灵动社团活动课程,完善社团活动课程评价机制,引入星级考核评价制度,对全面提升社团活动课程实施质量有一定促进作用。(一)创设多元灵活社团活动课程中职学生学力基础存在较大差异,其兴趣爱好呈现个性化特征。为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学习成长需要,学校要根据现实条件,尽量多设置社团数量,以体现社团活动课程多元化、丰富化特征。文学社、书画社、摄影协会、舞蹈队、信息技术协会等,都是我们学校学生比较青睐的社团组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