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四年级语文《凉州词》课件【三篇】【篇一】小学四年级语文《凉州词》课件教学目标:1.学会6个一类生字,认识3个二类生字,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诵读古诗,感受古代诗韵律美。3.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将士们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教学重、难点:感悟、体会将士们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教学准备:音乐背景,课件。基础知识:区别字:琵()、琴()、葡()、战()琶()、瑟()、萄()、站()教学过程:一、解题:凉州词:乐府旧题。作者王翰,字子羽,唐并州晋阳人,睿宗景云元年进士及第,直言谏诤,被贬为道州司马,现存诗篇不多,但都属绝妙之作。二、学习生字、新词。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配乐朗读诗。1.范读。2.练习读。3.指名读。4.齐读。四、听音乐,读古诗,想象诗的意境,了解诗意。五、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六、作业:1.写生字、古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3.搜集长城资料。4.完成课后练习。(1)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引导学生认识这类词语的特点。这是连绵词,不能拆开来理解,单个汉字没有意义。(澎湃、玫瑰、蚂蚁、玻璃、叮咛)(2)讨论沟通。学生可以根据前两句,展开想象,画一画边关将士在一起进行盛大筵席的情景;根据诗的后两句,想象将士们在一起互相劝酒的语言,写一段话;还可以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同学之间互相解答。(3)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会发现三句诗都是渲染了战争的残酷无情,自古以来,有多少人在战争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战争令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带给人们无尽的灾难。【篇二】小学四年级语文《凉州词》课件教学目标1.通过对古诗的学习,体会将士们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2.体会诗的韵律美,感受中国古代诗词的美好。3.认识4个生字,会写6个字。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1.查找有关诗人王翰的资料。2.准备三至五首题为《凉州词》的诗对比、拓展学习。(二)教学过程1.识字与写字要求认识的生字中要注意“催”字的读音是平舌音“cu”。要求会写的生字中要注意“葡”“卧”字的写法。另外,“葡萄”“琵琶”两个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词语在构词方式上比较特别,可以让学生再举出一些类似的词语,但不必和学生讲构词的方法。2.阅读教学学习这首古诗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背诵积累理解诗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不懂的问题,然后在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解决问题。在了解边塞诗的风格的同时,体会全诗慷慨激昂、豪放明快的感情。具体建议如下:(1)通过查工具书、阅读书后注释等,加深对诗意的理解,进而体会意境。(2)在理解和感悟意境的过程中,可以配乐读诗,可以给诗配画,把古诗改编成一个小故事,上网查找资料,还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意境等,促进学生对古诗的感悟。(3)要调动学生之间进行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用多种形式理解诗意。3.活动提示(1)“背诵这首诗”。这道题旨在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积累。老师要根据教材的指示,指导学生朗读背诵的方法。教学过程中还可以与学生总结更多的朗读背诵的方法。(2)“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这道题旨在引导学生认识词语,进行词语的积累。可以引导学生认识这类词语的特点,但不必讲构词的方法。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讨论沟通”。这道题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学习理解诗意的学习情境。学生可以根据诗的前两句,展开想象,画一画边关将士在一起进行盛大筵席的情景;根据诗的后两句,想象将士们在一起互相劝酒的语言,写一段对话;还可以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同学之间互相解答。(4)“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这里列出了三个句子。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会发现这三句诗都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自古以来,有多少人在战争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战争令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带给人们无尽的灾难。(5)“积累”。这道题旨在引导学生积累另一首《凉州词》。这也是一首边塞诗,作者是唐朝的王之涣。这首诗写了出塞远征的士兵的哀怨之情,悲壮苍凉,表现了诗人慷慨激昂的心胸。诗歌第一、二句勾勒出凉州苍茫辽阔而又寂寞荒凉的景象。接着,第三句笔锋一转,写出了戍边士兵处境的孤危和思乡的情绪。在这时,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