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轨道大巷延伸顶板下压、落底安全技术措施煤矿轨道大巷延伸顶板下压、落底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轨道大巷延伸已施工至P4测点前26m,根据生产需要,迎头需下压顶板、落底、调整施工坡度,为确保施工安全,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附图1:轨道大巷延伸施工平面图二、施工方法及要求(一)轨道大巷延伸由P4测点前26m位置起自顶板向下1.5m位置向前掘进,分两次进行下压,每次下压750mm,两次下压间隔3~5m,下压后按地测科给定的腰线向前掘进。(二)顶板下压错台处使用钢筋网配合Ф22mm×L2400mm左旋无纵肋螺纹钢式树脂锚杆进行支护,锚杆间排距700mm×700mm。(三)为确保顶板安全,下压顶板处前后10m范围锚索更改为每排3根,间排距1600mm×1600mm。(四)顶板下压处至绞车处50m范围进行落底,落底平均深度1.8m,确保落底后前后底板趁平。附图2:轨道大巷延伸顶板下压、落底施工剖面图三、永久支护及临时支护(一)顶板下压后巷道支护方式与原支护保持一致:巷道顶部采用4.6mT140H高凸强力T型钢带+金属网+Ф22mm×L2400mm左旋无纵肋螺纹钢式树脂锚杆支护;帮部采用Ф20mm×L2200mm右旋树脂锚杆+钢筋梯+金属网+塑编网支护,锚杆间排距为800mm×800mm;锚固剂使用3卷,外侧2卷用MSZ2350(中速)锚固剂,里侧1卷用MSK2350(快速)锚固剂。金属网采用14#(或12#)铁丝连接,扭结不少于3圈,铁丝扭结头外露不超过30mm,朝向内侧,连网间距≤300mm;塑编网搭接100mm,并用连网绳扎好,铺设平整,平整度误差不得超过30mm。(二)落底后巷道两帮赤脚采用Ф20mm×L2200mm右旋树脂锚杆+钢筋梯+金属网+塑编网进行支护。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附图3:轨道大巷延伸支护断面图(三)临时支护顶板下压错台处无法采用吊环式前探梁进行临时支护时,可采用2.8m单体液压支柱配合半圆木进行临时支护,当条件满足时继续采用吊环式前探梁进行临时支护。(四)支护工艺1、锚杆及锚固剂:顶部采用Φ22mm×L2400mm左旋无纵肋锚杆,每根采用2根MSZ2350型树脂锚固剂(外侧)和1根MSK2350树脂锚固剂(里侧);帮部采用Φ20mm×L2200mm右旋等强螺纹钢式树脂锚杆,每根采用2根MSZ2350型树脂锚固剂(外侧)和1根MSK2350树脂锚固剂(里侧);采用150mm×150mm正方形配套托盘。2、巷道顶部及帮部采用Φ6.5mm钢筋网,铁丝采用14#镀锌铁丝(或12#),连网时应在“丁“字筋或“十“字筋的交叉处,钢筋网四周均搭接≥100mm,双边“三花”搭接,间距≤300mm,扭结朝内不少于3圈,扭结外露≤30mm,连网使用8#圆钢加工成的专用工具,长度为200mm。3、锚索:顶板两侧锚索规格为:Φ21.6mm×L8300mm,正中锚索规格为:Φ21.6mm×L10000mm,每根锚索采用1卷MSK2350和3卷MSZ2350型树脂锚固剂,采用配套锁具及锚索托盘,锚索托盘规格为:长300mm×宽300mm×厚16mm。锚索间排距:1.6m×1.6m。4、塑编网:采用1000mm×1400mm塑编网。四、安全技术措施(一)顶板1、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坚持“敲帮问顶”制度,及时用专用工具捣掉活石危岩,排除隐患,确保施工安全。2、每次使用前探梁前,必须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有问题时要及时更换,前探梁必须按要求规范使用。3、经常观察巷道及顶板离层仪的变化情况,如有顶板破碎严重及离层仪数值变化较大的地方必须及时打设锚杆或锚索加强支护。4、工作面接近破碎带时,须做到一次成巷,尽量缩短围岩暴露时间,提高顶板的稳定性,必须打设超前支护控制顶帮,支架间铺网应孔孔相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连,严防有网兜或漏顶现象。5、日常监护好巷道支护情况,发现支护严重变形、围岩异常等现象,要立即停止掘进,及时汇报给生产科、调度室以及有关领导,确保安全施工。6、凡遇顶板松软段或顶板发生冒落时,严禁在没有控制好顶的情况下大出煤,以防扩大冒顶范围。7、预防片帮、冒顶措施(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必须指定有经验的工人进行。敲帮问顶时,要站在安全地点,用手镐或钢钎由轻而重地敲击顶板和两帮,如有空声或嗡嗡声,要马上用专用工具把悬空的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