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通过国防教育加强大学生国防忧患意识摘要:大学生国防意识是指大学生对国家国防的担忧思虑意识,是以情系祖国安危为特征的理性思维,并由此引发大学生个人对国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学生国防忧患意识水平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我们要通过开展形式各样的国防教育活动来增强大学生国防忧患意识。关键词:国防忧患意识国防教育活动国防教育活动是增强大学生国防忧患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在高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一、充分利用国防教育场所,开展参观访问活动有道是“百闻不如一见”。从教育的角度来讲,越直观的教育就是越有效的教育手段,也是越容易接受的教育形式。因此我们要利用各类国防教育场所开展教育。1.运用各类历史遗址、英雄纪念馆、烈士陵园和开展各种各样的参观活动。如圆明园遗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这些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基地。这些直观的参观活动,既加深了他们对历史的了解和认知,同时又很好地增强了国防忧患意识。2.组织学生去武器馆、军事博物馆、科技馆等场所进行观摩。一方面是让学生了解国防历史上先辈们取得的辉煌业绩,了解新中国国防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产生由衷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通过直观感受某些历史时期屈辱的国防历史和国防科技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也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国防忧患意识。3.组织学生开展“军营一日”等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部队营房,参观最新列装的武器装备,和部队官兵座谈,通过军营浓郁的氛围感染大学生。二、开展各类的国防教育讲座一场好的国防讲座可以让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国防形势和热点,让学生热血沸腾,由衷的产生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可以引导学生自觉地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激发学生强烈的国防忧患意识,积极投身到国防建设中去。三、利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影视和戏剧作品进行教育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都是以大学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如《亮剑》当年风靡大学校园,主人公李云龙深入人心,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亮剑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再如《士兵突击》也在大学校园里掀起了热潮,笔者所在的学校,有一些学生社团自发给自己的社团成员放映,并组织多次的专题讨论,“许三多”成了许多青年大学生的人生偶像。还有一些作品描述了国防历史进程的重要事件,能够增加大学生对国防历史的直观感受,并能由古推今,如《甲午风云》、《走向共和》、《南京!南京!》等作品都是很好的代表。因此国家要让文化部门、文化企业承担起社会责任,鼓励他们创作出大学生感兴趣的军事文化作品,国家也要能够给予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四、让大学生自发组织各类国防社团高校要鼓励大学生自发组织各类国防社团,要利用国防社团进行自我教育、同伴教育,同伴教育的许多时候要比自上而下开展的教育更容易让大学生接受,同时情绪具有弥散性,通过周边同学的相互感染,可以更好地让大学生自觉主动的具有国防忧患意识。高校要能够给予国防社团以场地、经费等方面的支持,最好要能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通过引导要让各类国防教育社团在大学校园中茁壮成长。五、组织各类军事体育运动军事体育运动包括军事射击、定向越野等。在高校中开展军事体育运动既可以强健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国防忧患意识。毛主席就曾说过“年青人要强健其体魄,野蛮其精神”,国防体育活动就可以收到这种效果,既可以在校园里营造更浓的氛围,也可以以此为中心扩大国防教育效果。笔者在高校就参加过校定向越野队组织的定向越野活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六、大力宣传表彰英雄人物英雄人物不仅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是国家和民族的精英和骄傲。高校可以请在国防建设各条战线上作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做报告,通过榜样的作用发挥感召作用。现阶段,可以邀请大学生入伍后又在部队建功立业的大学生士兵典型走进大学校园现身说法,可以缩短与大学生的心理距离,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心理共鸣。七、利用大众媒体开展教育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我们要充分利用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