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育漫话》读书心得体会《教育漫话》读书心得体会1《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虽然相隔几个世纪,但这本著作中作者阐述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在的学校、家庭教育仍有现实指导意义,当我阅读这本书时,有如倾听一场精辟的教育心理讲座。它让我惊喜地发现原来教育理论书籍也可以这样生动!它饱含哲理而又写得深化浅出,通俗易懂,作者有如在和亲朋好友话家常,语调亲切平和,道理简单明了。他对教育的真知灼见让我在敬佩的同时也深深感慨:教育孩子真是一项最需要技巧的工作。他提出的众多观点,仍适用于当今的孩子;他提出的一些疑问,也是我们现在同样面临的仍未解决的教育问题。以下几点是我在阅读时感受最深刻的:一,教育上难以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正如很多老师意识到的,作者指出: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首先应该培育他们良好的习惯和克制自我的能力,而且应尽早培育。因为幼儿的可塑性是最强的,他们就像一张白纸或一块蜡,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的。每个班都有一两个让老师,家长都头疼的孩子,一般的说教似乎对这些孩子毫无作用,造成这些孩子学习困难,表现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不好的最根本原因,很多是因为从小没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假如不纠正他的不良习惯,从根本上改变他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很难看到他的转化与进步的。洛克在书中提到了很多孩子常犯的错误和大人常用的培育孩子德行的方法,如说理,鞭笞,榜样,责骂,强迫等。在各种教导儿童及培育他们礼貌的方法中,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不该做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面前。当对学生进行说理时,举止应该温柔,即使惩处他们,态度也要镇定,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有时学生的错误会让老师生气甚至失去理智,我也曾多次因为学生不听话气得对他们大声呵斥,可老师的生气只会让学生害怕或反感,他们会认为你的恼怒是对他们犯错的一种报复,并不是为了帮助他们,因此这种失态的惩处不能让孩子从内心认识到他们的错误。二,智育的目的在于进展学生的能力,使之掌握正确的方法,主动地猎取知识。写了体育和德育之后,作者最后才写到智育。他认为德行和智慧比学问重要得多,前二者有助于学问,而徒有学问但无德行与智慧则反而无用。不要把读书当成一种任务强迫儿童去学,而要把读书当作一种游戏,消遣,光荣欢乐的事情或对良好表现的奖励,孩子们就会自己要求学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习的。在智育方面,作者的主要观点是小孩子的好奇心应该小心地加以鼓舞。因为好奇心是一种求知欲,对事物好奇的孩子才会善于思考,爱动脑筋。要重视儿童的兴趣。因为儿童兴致好的时候,学习效率要好两三倍。当儿童没有立意去做那件事情时,父母或老师就应该少就他去做。有些喜爱读书,写字,画画的人,在某些时候对于书,字画也会感到无味,假如那时他再牵强自己去弄,结果只能把自己弄疲乏,甚至对原本感兴趣的东西失去原有的兴趣儿童的时间应该用在获得一些对于他们日后长大成人有用的事物上,即强调教育的有用性。我们的孩子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一切事物,所以最大的精力应该用在学习最需要的事情上。他们在世上最需用,最常用的事物,也就是最应当所追求的事物。读一本好书,如拜一位名师。它为我的心灵输入的智慧与灵感之光,让我对以往,今后自己的教学产生深深的思考。不要把读书当成一种任务强迫儿童去学,而要把读书当作一种游戏,消遣,光荣欢乐的事情或对良好表现的奖励,孩子们就会自己要求学习的。如鼓舞孩子爱上阅读可以这样说:刚才某项活动表现很好,奖励你去读会书吧孩子就会珍惜这个机会,爱上阅读,并且提高阅读效率!《教育漫话》读书心得体会2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育漫话》拿来也只是粗略的阅读,不过或多或少也能领悟书中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已的感受。一、《教育漫话》整体涉及三个方面的话题,按作者约翰.洛克的排列依次是体育、德育和智育。本书中首先提及的是体育,实质谈的就是健康教育。开篇洛克先生就亮出了他的观点“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