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用车运行费某市当前公务用车管理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某市当前公务用车管理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2020年1月,经市公务用车改革领导小组同意,成立了市公务用车管理中心,主要负责市本级核定保留的132辆公务用车的管理服务工作。中心内设办公室、调度室、业务室、值班室及档案室,分别负责车辆调度、维修保养、年审、车辆保险等工作。2020年以来,中心有在职在编司勤人员53人,编外聘用人员15人,设主任、副主任等管理岗位12个,同时,将司勤人员分3个组进行管理。自成立以来,公务用车管理中心为高效保障市直机关单位公务出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公务用车管理中心运行情况我们坚持以制度管人、管车、管事的原则,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促进了公务用车管理中心规范、高效运行。据统计,2020年以来,累计调度、出车7567辆次,行驶里程为2976241公里,没有发生任何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有力保障了市本级党政机关公务出行。一是建章立制,促进公务用车规范管理。为规范公务用车管理,印发了《市本级机关应急和机要通信车辆的管理与使用办法(试行)》,制定了《公务用车管理中心工作职责》、《公务用车管理中心主任工作职责》、《公务用车管理中心车队长工作职责》、《公务用车管理中心驾驶员工作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规范化管理提供了依据。同时,按照“先紧急后日常、先计划后临时、优先保障重点公务”的原则,严格审批公务用车使用,并于每天将公务用车调度情况上墙公布,杜绝公车私用现象,合理调度车辆。二是细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在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车辆调度、维修保养等岗位工作职责进行了细化分工,实行驾驶员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和后勤保障人员分开管理。同时还对驾驶员实施绩效考核,明确奖惩措施,充分调动驾驶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服务满意度。三是加强监督,严控油品消耗。对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后保留的公务用车统一过户到我单位名下,实行统一停放、一车一档及行车里程、油耗动态管理,即出车前和出车任务结束后均要确认里程数,确保行驶里程和车辆油耗数据一致性,切实降低公务用车油耗支出。二、公车超标超编配备屡禁不止。在一些地方公务用车成为领导个人身份、地位、权力的象征,违背《公车配备管理办法》,符合条件的购车,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购车,公务用车日趋专车化、高档化。一些单位为逃避监管,“公车私挂”、“长期借车”;还有一些单位在接受上级部门配备、调拨公务用车时,不考虑本单位车辆编制数、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造成车辆超编问题严重。二是公车“专用”、私用较为突出。一些领导干部凭借手中的权利或职务上的便利,把履职公务车变成“私家车”,下班赴宴、家属亲属办私事、节假日走亲访友都使用公车,并在单位报销油费、过路费、停车费。公车私用成为公车管理的顽疾,群众反映强烈,公权私有化严重。三是公车监管不够规范。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在一些单位流于形式,出车不审批,出库和入库不登记,管理粗放,公车使用中公务活动与办私事相互交织,让群众和执纪部门难以监督;还有一些单位因没有专用车库,多数停在领导居住区或在司机居住地,使用随意性大。在公车管理上一些单位未通过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方式确定公务用车定点加油、定卡加油、定点维修,这些都造成了一些领导干部及其身边工作人员抓住漏洞的空子,虚报燃油、修车费用,滋生腐败问题。四是公车开支居高不下。据不完全统计,社会运营车辆每万公里运行成本为8215元左右,党政机关公务用车运行成本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使用效率至少为公车的5倍以上,而运营成本仅为公车的13%左右。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含司机工资、福利)至少在6万元以上,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再加上车辆的折旧,一辆公车每年费用大概在10万元以上,高额公车消费加重了财政负担。五是公车治理尚存漏洞。近年开展公车专项治理以来,一些县区和部门为躲避查处,有的将原有超标车辆封存,有些将原有超标车辆低价卖掉,又重新购买指定...